[发明专利]建筑基坑预应力长方体支护桩及其制作方法和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7348.7 | 申请日: | 201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凌德祥;缪海林;费宏亮;黄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德祥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5/30;B28B1/087;B28B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沈戟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基坑 预应力 长方体 支护 及其 制作方法 成型 模具 | ||
1.建筑基坑预应力长方体支护桩,含有钢筋笼、混凝土,桩体两端设有与钢筋笼连接的金属端板,桩体中央为圆形通孔,钢筋笼的箍筋呈螺旋状焊接在纵筋上,纵筋经过预应力处理,提高了桩体强度,桩体横截面呈长方形,桩体横截面的短边承受基坑侧向作用力,桩体横截面的长边使得桩体的侧向抗弯力矩增加,其特征在于桩体横截面的短边与长边的比值为0.55-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建筑基坑预应力长方体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桩体横截面的短边与长边的比值为0.6-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建筑基坑预应力长方体支护桩,其特征在于对桩体中纵筋的排布进行了优化,减少了纵筋的使用数量,桩体内的钢筋笼的纵筋的设置为:与基坑侧边接触的桩体横截面的短边一侧纵筋多,另一短边一侧纵筋少,桩体横截面两长边侧的纵筋更少或取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说的建筑基坑预应力长方体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桩体的4个边角的倒角尺寸均为R=10-40毫米,或10*45°--40*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建筑基坑预应力长方体支护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振动成型法,振动成型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钢筋笼;制备高性能混凝土;制备长方形钢模槽,并在长方形钢模槽的内腔涂上隔离剂;将钢筋笼安装在长方形钢模槽内,并上紧张拉装置;沿钢筋笼中心轴向固定好衬管或气囊;制作振动平台;将安装了钢筋笼的长方形钢模槽固定在振动平台上;按钢筋抗拉强度的要求对钢筋实行预张拉,达到要求后锁紧锚固;将制备好的高性能混凝土喂入长方形钢模槽内并合上上半模;启动振动平台,将长方形钢模槽内的高性能混凝土振实;按混凝土不同的强度等级要求采用普通蒸汽养护成型后脱模,或将脱模后的成品再进入蒸压釜内进行高压蒸养,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高压蒸汽养护成型后脱模;成品按要求堆放并自然或水养护一定周期。
6.建筑基坑预应力长方体支护桩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锁扣装置,上模、下模的内腔横截面分别呈三角形,上模与下模扣合后形成的成型模具内腔横截面为长方形,长方形的四个内角均为半径相等的圆弧角,长方形的短边与长边的比值为0.55--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说的建筑基坑预应力长方体支护桩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长方形成型模具内腔的短边与长边比值为0.6--0.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说的建筑基坑预应力长方体支护桩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长方形成型模具内腔的四个圆弧内角的圆弧半径为10-40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说的建筑基坑预应力长方体支护桩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长方形成型模具内腔的四个圆弧内角的圆弧半径之间的误差小于2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德祥,未经凌德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73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