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开瓶盖防伪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7139.2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仲彦 |
主分类号: | B65D55/02 | 分类号: | B65D5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开 瓶盖 防伪 装置 | ||
1.一种双开瓶盖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盖(1)、防伪环(2)和套环(3),所述瓶盖(1)与所述套环(3)为螺纹连接,所述防伪环(2)与所述套环(3)为螺纹连接,所述瓶盖(1)与所述套环(3)配合的螺旋线方向与所述防伪环(2)与所述套环(3)配合的螺旋线方向相反,所述瓶盖(1)的下端(11)与所述防伪环(2)的上端(21)之间设有限位棘齿结构,所述防伪环(2)的内侧面与所述套环(3)的外侧面之间设有不可逆的卡扣结构,当所述限位棘齿结构完全脱离开时,所述卡扣结构扣合锁紧,当所述卡扣结构扣合锁紧后,所述瓶盖(1)旋离所述套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瓶盖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棘齿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瓶盖(1)下端(11)的棘齿槽和设置在所述防伪环(2)上端(21)的棘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开瓶盖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槽至少包括第一表面(4)和第二表面(5),所述棘齿槽的第一表面朝其第二表面的方向与所述瓶盖(1)的旋开方向相同,所述棘齿槽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瓶盖(1)下端面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瓶盖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棘齿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瓶盖(1)下端(11)的棘齿和设置在所述防伪环(2)上端(21)的棘齿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开瓶盖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至少包括第一表面(6)和第二表面(7),所述棘齿的第一表面朝其第二表面的方向与所述瓶盖(1)的旋开方向相反,所述棘齿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瓶盖(1)下端面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瓶盖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防伪环(2)内侧面上的凹槽(22)和设置在所述套环(3)外侧面上倾斜的倒刺(32),所述倒刺(32)的倾斜方向与所述防伪环(2)的旋开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瓶盖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防伪环(2)内侧面上倾斜的弹片(23)和设置在所述套环(3)外侧面上的凹槽(31),所述弹片(23)的倾斜方向与所述防伪环(2)的旋开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瓶盖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防伪环(2)内侧面上倾斜的倒刺(21)和设置在所述套环(3)外侧面上的凹槽(31),所述倒刺的倾斜方向与所述防伪环(2)的旋开方向相同。
9.一种双开瓶盖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盖(1)、防伪环(2)和套环(3),所述瓶盖(1)与所述套环(3)为螺纹连接,所述防伪环(2)与所述套环(3)为螺纹连接,所述瓶盖(1)与所述套环(3)配合的螺旋线方向与所述防伪环(2)与所述套环(3)配合的螺旋线方向相反,所述瓶盖(1)的下端(11)与所述防伪环(2)的上端(21)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瓶盖(1)的下端(11)与所述防伪环(2)的上端(21)配合的螺旋线方向与所述防伪环(2)与所述套环(3)配合的螺旋线方向相同,所述防伪环(2)的内侧面与所述套环(3)的外侧面之间设有不可逆的卡扣结构,当所述瓶盖(1)的下端(11)与所述防伪环(2)的上端(21)之间的螺纹脱离开时,所述卡扣结构扣合锁紧,当所述卡扣结构扣合锁紧后,所述瓶盖(1)旋离所述套环(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开瓶盖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1)的下端(11)设有外螺纹,所述防伪环(2)的上端(21)设有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仲彦,未经王仲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71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