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倍捻车断头报警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6846.X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邱水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菁诚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16 | 分类号: | D01H1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倍捻车 断头 报警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倍捻车断头报警方法及装置,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行业用的倍捻车长度大约有20米左右,每台倍捻车上有256个纱锭,倍捻车在工作时,需要将每个纱锭上的纱加捻后缠绕到线轴上。通常一个工人需要管理10台左右倍捻车。纱锭在往线轴上缠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断线情况发生,如果未发现或处理不及时会影响产品质量。但要在众多的纱线中及时找出断点,这就需要工人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度紧张状态,其工作紧张程度和劳动量是非常大的,工作效率也低。而现有的断头自动报警装置中,如专利号为200920301308的专利:包括支架;支架一端设有支承轴,支架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分别与计算机连接;支承轴上设有一组可转动的遮光组件。这种报警装置存在一个问题,因为遮光组件是悬挂在纱线上的,这样加大了纱线的受力,使纱线更容易扯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倍捻车断头报警方法及装置。它可以在不加大纱线断头风险的前提下,及时发现纱线的断点和断点的位置,并及时提醒工人处理,可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也可减轻工人的工作紧张度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倍捻车断头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一个主轴上可旋转的导轮支撑纱线,在纱线自重、张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旋转;主轴和导轮上的通光孔在导轮每旋转一周重合一次,即主轴内通光一次;纱线断头时,导轮停止旋转,主轴内的“通光——遮光”循环过程停止;通过检测主轴内的“通光——遮光”循环过程是否停止以确定纱线是否断头,并在确定断头的情况下启动声光报警器。
上述的倍捻车断头报警方法中,检测主轴内的“通光——遮光”循环过程由安装在主轴内并与通光孔对应的光敏电阻完成。
前述的倍捻车断头报警方法中,所述被支撑纱线被撑起的角度为0°~5°。
前述的倍捻车断头报警方法中,所述通光孔的大小为1/10~1/5主轴周长。
前述的倍捻车断头报警方法中,所述每个导轮对应一根纱线。
实现前述方法的一种倍捻车断头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主轴和主轴上的导轮,并且导轮上设有榫舌和主轴上的榫槽相配合以限制导轮轴向位移范围,导轮和主轴上分别设有外通光孔和内通光孔。
前述的一种倍捻车断头报警装置中,所述主轴内的内通光孔下设有光敏电阻与A/D转换器相连,A/D转换器与数据处理器相连,数据处理器与声光报警器相连。
前述的一种倍捻车断头报警装置中,所述内通光孔和外通光孔的大小为1/10~1/5主轴周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纱线自重、张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旋转的导轮和上设置通光孔,以通光孔旋转产生的透光状态变化信息来确定纱线是否断头;并在确定断头的情况下启动声光报警器。本发明可以及时发现纱线的断点,并及时提醒工人处理,可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也可减轻工人的工作紧张度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每个导轮对应一根纱线,可确定断点的是哪根纱线,便于及时处理。
检测主轴内的“通光——遮光”循环过程由安装在主轴内并与通光孔对应的光敏电阻完成。光敏电阻的成本较红外发射装置等信号采集装置成本更低。
被支撑纱线被撑起的角度为0°~5°,角度过大会增大纱线所受的张力,增加断点的风险。
通光孔的大小为1/10~1/5主轴周长,既可以保证导轮的圆滑度,避免纱线因通光孔而上下抖动,也可以保证足够的通光量对光敏电阻产生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主轴,2-导轮,3-纱线,4-内通光孔,5-榫槽,6-榫舌,7-外通光孔,8-光敏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倍捻车断头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一个主轴上可旋转的导轮支撑纱线,在纱线自重、张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旋转;主轴和导轮上的通光孔在导轮每旋转一周重合一次,即主轴内通光一次;纱线断头时,导轮停止旋转,主轴内的“通光——遮光”循环过程停止;通过检测主轴内的“通光——遮光”循环过程是否停止以确定纱线是否断头,并在确定断头的情况下启动声光报警器。检测主轴内的“通光——遮光”循环过程由安装在主轴内并与通光孔对应的光敏电阻完成。被支撑纱线被撑起的角度为0°~5°。通光孔的大小为1/10~1/5主轴周长。每个导轮对应一根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菁诚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州菁诚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68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