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麦虫产业化生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6602.1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0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叶柱良;邱宝利;邝集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柱良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K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麦 产业化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的生产、养殖,特别地涉及到一种大麦虫的产业化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麦虫(Zophobas morioL·),别名超级面包虫、超级黄粉虫、高蛋白虫,属于昆虫纲(Insect)鞘翅目(Coleopter)拟步甲科(Tenebrionide)粉甲属(Tenebrionini),是一种步甲科种类的幼虫,属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历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从卵孵化到成虫羽化大约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它与黄粉虫外型相像,为同属异种。它的幼虫长70~80mm,老熟幼虫虫体宽5~6mm,单条虫1.3~1.5g,含蛋白质51%,含脂肪29%,并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质磷、铁、钾、钠、钙等,此外,它的体壁甲壳质含量较低,易于被动物消化系统吸收消化。大麦虫的老熟幼虫最大体长达到7cm左右,其营养价值更是远远超出同类科目的其他昆虫。大麦虫成虫性成熟时体色变黑,雌性成虫体形比雄虫个体明显偏大,具有持续交配和产卵的习性。交配时,雄性个体爬于雌性个体上,产卵管和受精管伸出,接触完成交配。雌虫交配2~3天后产卵,并可多次交配产卵。雌虫可连续产卵600~1000粒,直到死亡。它自相残杀习性严重,成虫捕食初产的卵以及初孵化、蜕皮的幼虫,幼虫因饲料、环境温湿度不合适,自残率极高。
大麦虫作为一种新型优质经济昆虫,它的个体大,繁殖率高,生产量大,粗蛋白含量高,且它能消化粗饲料,特别是农作物副产物如秸秆及食品业加工废弃物,所以有第一蛋白源昆虫之称,是高档观赏鱼、鸟的最佳饵料。它除了含有丰富均衡的营养外,还含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特殊作用的物质,可广泛应用于畜禽水产饲料的无抗添加剂,还可以开发成药品、保健品、食品等,市场前景广阔。
传统的大麦虫养殖方法劳动强度大,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专利公开号为:CN101507423A公开了大麦虫工厂化规模养殖方法,其养殖方法包括:1、良种选育与培育:直接用四目的筛网对幼虫进行过滤成年幼虫,以挑选体格大、色彩鲜艳、体态饱满的成虫幼虫作为留种。种虫进入老熟幼虫前期进行喂养精饲料和青饲料。2、饲料配方:用麦麸、玉米粉、面粉、豆渣、细米糠、白糖配制。3、饲养设备:(1)饲养盘,(2)饲养架,(3)用于分离幼虫和虫粪分离筛,(4)产卵盘,(5)双排多层隔板组成的孵化箱和羽化箱。基于上述公开技术为基础,大麦虫产业化养殖依然存在成本高,效益低问题。
大麦虫是我国新近由东南亚国家引进的新型蛋白源昆虫,属国外昆虫品种。在我国极少有野生的大麦虫。野生分布在非洲南部、中美洲、南美洲、东南亚一带,野外生活在大森林和大草原温湿、疏松富含丰富有机质的植被中。目前大麦虫的养殖技术在我国还没有普及开来,市场上的高蛋白活体饲料均以黄粉虫、蚯蚓、蝗虫、蝇蛆为主,市场上很少见到到大批量生产销售。大麦虫虽然与黄粉虫同属但其生产养殖技术比黄粉虫的要苛刻,大麦虫养殖在国内外刚起步,尤其是满足工业化生产的如种群培育及显性的稳定性,饲料配方及养殖环节中繁重人工劳动——筛虫粪及喂料次数多等关键技术还没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麦虫的养殖方法,可实现产业化生产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大麦虫的产业化生产的方法,包括种群的选育及培养,幼虫饲养,蛹期管理,成虫饲养,卵的孵化的基本步骤,其中:
1)种群的选育及培养,包括以下步骤:
a提纯:挑选出选用体形健壮饱满,行动活泼、迅捷、色泽鲜亮,黄褐色,粗细均匀的幼虫为育种源,在通风良好的育种室的恒温恒湿箱中用同种饲料饲喂,待蛹化,羽化成虫后,进行等数量按一定比例公母分组,选取产卵量高的孵化后幼虫,即较优种源进行增强饲料营养和定期间隔高温差的强化饲养,将抗逆性强的个体留下;
b杂交:将提纯后的种源编组组合进行多级杂交,每级杂交后只筛选增重率和繁殖率较高的优良种源继续高一级的组合交配。
c复壮:将杂交后获得种源,通过提高营养、均衡营养,如添加蜂皇浆及卵磷脂等物质,得到优良、稳定遗传的种群;
2)幼虫饲养采用恒温恒湿配合喂养人工饲料,每5~7天清理虫粪后,喂养饲料1次,每次喂养饲料按照大麦虫体重的1∶1.5~2投入人工饲料a:
人工饲料a包括配比为1000∶3~1000∶5的混合物a和混合物b,其原料组份按照质量百分比为:
混合物a:秸秆粉50~70%,豆渣15~20%,玉米粉15~20%,肉骨粉或鱼粉5~10%,添加剂0.5~1.5%;
混合物b:多种益生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柱良,未经叶柱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66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月饼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特种野猪的培育方法及配套饲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