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电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6515.6 | 申请日: | 201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少觉功;玉木健二;川崎雄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6/03 | 分类号: | B60R16/03;B62J6/06;H02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的放电控制装置,特别涉及如下的放电控制装置,即在与用于驱动电动二轮车的行驶用电动马达的倒相电路连接的平滑电容器中,用于使存储的电荷放电。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辆中,由于用于驱动电动马达的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例如72V)与ECU(电子控制单元)或马达控制器等控制设备的额定电压(例如12V)大不相同,因此,电动车辆具有产生驱动马达用的高电压(72V)的主蓄电池(高电压蓄电池),并具有产生控制设备用的低电压(12V)的辅助蓄电池(低电压蓄电池)。另外,对于搭载于电动车辆的头灯等普通电装设备而言,从通用性的观点来看,由利用低电压蓄电池驱动的通常部件(搭载内燃机的机动二轮车用部件)构成。
在电动车辆中,构成为通过将来自高电压蓄电池的直流电压利用倒相电路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压来驱动电动马达,其构成为在倒相电路的输入侧连接有主要目的在于吸收电源电压变动的大容量平滑电容器(蓄电机构),在开始行驶时被充电。
另一方面,存在如下课题,即在未预想在该平滑电容器被充电的状态下行驶的情况下,保持被充电后的状态而长时间放置,导致平滑电容器的寿命缩短。
于是,在电动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中,提出有设置用于使存储于平滑电容器的电荷放电的放电电路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89304号公报
但是,若构成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则在用于驱动电动车辆的电动马达的电源电路中,需要重新设置具有放电电阻的放电电路,从而存在如下课题,即部件数量增加及与之相伴的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的放电控制装置,不用设置专用于放电的放电负载等,利用电动车辆中已有的结构即可进行驱动电动马达的倒相电路的平滑电容器的放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发明的电动车辆的放电控制装置中,该电动车辆具有:蓄电池(主蓄电池31);电动马达50,其基于通过接通主开关110、自所述蓄电池(主蓄电池31)供给的电压而能够驱动;驱动部35,其具有将自所述蓄电池(主蓄电池31)供给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的倒相电路350以驱动所述电动马达50;控制装置34,其对所述驱动部35进行控制;平滑电容器36,其与所述倒相电路350连接并通过使在所述蓄电池(主蓄电池31)和倒相电路350之间授受的直流电压平滑来吸收电压变动,该放电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开关110断开时将电路机构100与所述平滑电容器36连接,该电路机构100使存储于所述平滑电容器36的电荷向设于所述电动车辆的照明器90供给。
第二方面发明的电动车辆的放电控制装置中,在第一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机构100包含电力转换器32,该电力转换器将所述平滑电容器36产生的电压转换为向所述电动车辆的电装负载供给的电压。
第三方面发明的电动车辆的放电控制装置中,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器90是至少所述主开关110接通时始终点亮的头灯91。
第四方面发明的电动车辆的放电控制装置中,在第三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电池(主蓄电池31)和所述驱动部35之间具有根据所述主开关110动作而接通/断开的开关机构120,所述电力转换器32在所述开关机构120和所述驱动部35之间由导线连接,当所述开关机构120断开时,使所述平滑电容器36的放电电力降压而供给至所述头灯91,当所述开关机构120接通时,使所述蓄电池(主蓄电池31)的电力降压而向所述驱动部35和所述控制装置34供给电源电力。
第五方面发明的电动车辆的放电控制装置中,在第四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辆具有用于车辆的电装负载的辅助蓄电池30,所述电力转换器32由该辅助蓄电池30供给的电力而工作,并且,也作为所述驱动部35及控制装置34的辅助电源而供给电力。
第六方面发明的电动车辆的放电控制装置中,在第二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辆在座位14前方具有脚踏底板部9a,所述电动马达50在支承后轮WR的摇臂12的后部设于后轮车轴19附近,所述蓄电池(主蓄电池31)配置于所述脚踏底板部9a,并且,所述平滑电容器36在所述蓄电池(主蓄电池31)的后部设于所述摇臂12的前部,所述电力转换器32设于所述蓄电池(主蓄电池31)和所述平滑电容器36之间的座位14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6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