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玄武岩生产的低温快烧窑变效果釉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6403.0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7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华;姚奇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昌华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玄武岩 生产 低温 烧窑 效果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玄武岩生产的低温快烧窑变效果釉及其制备工艺,属于釉料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陶瓷窑变效果釉料生产的产品具有古朴的外观,釉花颜色多变的釉面效果。属 世界一绝。但传统陶瓷生产中,窑变釉的配制一般选料讲究,杂质含量偏高、烧单样不白的 原料不用,烧成需要1250℃以上的高温,烧制时间一般在8小时以上,这样造成了原料资源 的浪费,生产成本提高,能源浪费大,烧制周期长,环境污染大,烧制条件难以控制和人力 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烧成温度低、烧制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的利 用玄武岩生产的低温快烧窑变效果釉及其制备工艺。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玄武岩生产的低温快烧窑变效果釉,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釉和面釉,其中:
底釉由以下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玄武岩矿粉55~95%,高岭土5-10%,高膨胀系数熔 块0-35%;
面釉由以下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钠长石25~35%,煅烧滑石10~20%,高岭土5~10%, 氧化锌2~10%,方解石10~20%,氧化铝7~13%,石英5~13%,硅酸锆0~25%,高膨胀系数 熔块5-10%,着色剂0~25%。
所述的利用玄武岩生产的低温快烧窑变效果釉,着色剂采用着色氧化物、着色化合物或 无机颜料中的一种。
一种利用玄武岩生产低温快烧窑变效果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底釉、面釉的混 合料分别装入球磨机进行水球磨,球磨细度按325目筛筛余0.3~0.5g控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
1、采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的玄武岩为主要原料,合理优化应用了资源,降低 了产品成本,由于玄武岩自身的颜色,配以外加的着色剂,通过高温的物理、化学反应,产 生了色调各异的窑变色彩,浓淡相间,古朴自然;
2、由于本发明的主要原料是玄武岩,熔融温度低,保证了低温快烧,只要有1200℃左右 的烧制温度、50-70分钟的烧成时间,就可获得与传统窑变釉面类似的釉面效果,烧制成本 低,环境污染小,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底釉由以下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玄武岩矿粉55,高岭土10,高膨胀系数熔块35;
面釉由以下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钠长石30,煅烧滑石15,高岭土8,氧化锌5,方 解石15,氧化铝7,石英10,高膨胀系数熔块5,着色剂5。
制备:将底釉、面釉的混合料分别装入球磨机进行水球磨,球磨细度按325目筛筛余0.3g 控制。
使用时,先将底釉喷于干燥好的瓷砖坯体上,再将面釉喷于已喷好底釉的瓷砖坯体上, 将瓷砖坯体放入1200℃窑中、55分钟烧成。烧成的制品呈现出与传统窑变釉类似的釉面效果。
实施例2:
底釉由以下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玄武岩矿粉80,高岭土8,高膨胀系数熔块12;
面釉由以下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钠长石30,煅烧滑石15,高岭土8,氧化锌5,方 解石15,氧化铝7,石英10,高膨胀系数熔块5,着色剂5。
制备:将底釉、面釉的混合料分别装入球磨机进行水球磨,球磨细度按325目筛筛余0.4g 控制。
使用时,先将底釉喷于干燥好的瓷砖坯体上,再将面釉喷于已喷好底釉的瓷砖坯体上, 将瓷砖坯体放入1200℃窑中、55分钟烧成。烧成的制品呈现出与传统窑变釉类似的釉面效果。
实施例3:
底釉由以下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玄武岩矿粉95,高岭土5;
面釉A由以下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钠长石30,煅烧滑石17,高岭土5,氧化锌2, 方解石12,氧化铝10,石英7,高膨胀系数熔块10,碳酸锰5,三氧化二铁2;
面釉B由以下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钠长石25,煅烧滑石20,高岭土6,氧化锌3, 方解石10,氧化铝9,石英5,硅酸锆17,高膨胀系数熔块5。
制备:将底釉、面釉A、面釉B的混合料分别装入球磨机进行水球磨,球磨细度按325 目筛筛余0.4g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昌华,未经王昌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6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气管道手动蝶阀的助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良式电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