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顶盒中条件接收智能卡卡槽检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5900.9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7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方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新大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顶盒 条件 接收 智能卡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入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机顶盒中条件接收智能卡卡槽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电视的大规模普及,以加密形式播出的电视已经成为国内广播电视运营商主要采用的方式而实现广播电视运营商对电视节目加密的条件接收系统在数字电视机顶盒上大量使用,从而使条件接收智能卡卡槽成为机顶盒上的主要组成部件,也是用户使用最多的部件,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用户无法正常观看数字电视,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在生产时对条件接收智能卡卡槽的检测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现有的机顶盒生产过程中对条件接收智能卡卡槽的检测只能实现硬件级的电路好坏的检测,而无法对卡槽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顶盒中条件接收智能卡卡槽检测的方法,用以测试机顶盒智能卡卡槽的使用好坏情况,从而彻底避免了不良智能卡卡槽的出厂。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顶盒中条件接收智能卡卡槽检测的方法,其是利用一仿真智能卡完成对iso7816协议的模拟工作,与机顶盒进行iso7816协议通信,以完成整个测试过程,在整个测试过程在设置多级判断条件,进行判断机顶盒中条件接收智能卡卡槽的好坏。
上述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0、提供一通过单片机技术模拟iso7816智能卡通信协议的仿真智能卡,该仿真智能卡包括一单片机,以及均与该单片机连接的ISO7816接口、一输入单元以及一提示单元;
步骤20、将所述仿真智能卡插入机顶盒中条件接收智能卡的卡槽,仿真智能卡单片机中模拟iso7816协议,配合机顶盒的智能卡驱动完成对仿真智能卡的复位初始化操作的过程,此过程中无论复位成功或失败,均有相应的提示;
步骤30、在机顶盒完成对仿真智能卡的复位后,仿真智能卡按照按键配置的通信模式参数向机顶盒发送ATR数据,模拟真实智能卡的ATR数据;
步骤40、机顶盒收到仿真智能卡发送的ATR后,通过ATR的描述重新配置相应的机顶盒智能卡驱动,接着按照配置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并在通信过程设定相应的判断条件,以判断卡槽的好坏。
其中,所述步骤40所用的通信协议为T0协议,其通信过程如下:
首先机顶盒的智能卡驱动通过五个连续字节传送一个报头,这五个字节指定为CLA、INS、P1、P2、P3,其中,CLA是指令类别;INS是指令类别中的指令代码,指令代码只有当最高有效半字节不是‘6’和‘9’时才有效;P1、P2是一个完成指令代码的参考符号;P3对指令期间被传输的数据字节的数目的编码;
仿真智能卡接收到这5五个字节组成的命令数据后,会按照协议要求发送INS字节通知发送端智能卡接收到了命令,紧接着会按照命令的内容等待接收数据,或者发送机顶盒所需的数据,最后仿真智能卡发送9000两个字节为通信成功结束的标准,如果机顶盒没有收到仿真智能卡发送的INS字节,说明智能卡通信失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用单片机技术,模拟iso7816智能卡通信协议,来实现仿真智能卡技术,用以测试机顶盒智能卡卡槽的使用的好坏情况,从而彻底避免了不良智能卡卡槽的出厂。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所涉及的一种仿真智能卡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仿真智能卡的复位的流程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中仿真智能卡与机顶盒通信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中机顶盒与仿真智能卡通信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机顶盒中条件接收智能卡卡槽检测的方法,其是利用一仿真智能卡完成对iso7816协议的模拟工作,与机顶盒进行iso7816协议通信,以完成整个测试过程,在整个测试过程在设置多级判断条件,进行判断机顶盒中条件接收智能卡卡槽的好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上述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新大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新大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59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