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控制压缩机抽气流进行发动机减负荷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5868.4 | 申请日: | 201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8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D·利奇;J·N·库克;C·M·何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9/16 | 分类号: | F02C9/16;F02C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控制 压缩机 气流 进行 发动机 减负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在发动机减负荷期间控制来自涡轮机系统(100)的压 缩机(105)的压缩机(105)抽气流的控制系统,包括:
位于涡轮机系统(100)中的多个传感器;
与所述多个传感器通信的控制单元(130)处理器,其中,所述控 制单元(130)处理器配置成以便执行计算机实施的指令,以:
由所述控制单元(130)监测涡轮机系统(100)的燃烧器(110)的出 口温度;
由所述控制单元(130)检测所述燃烧器(110)的出口温度低于阈 值,其中,所述阈值与所述燃烧器(110)的出口温度的降低相关联; 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燃烧器(110)的出口温度低于所述阈值,通过 将控制信号传递到位于所述涡轮机系统(100)中的至少一个可变孔口 (125)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可变孔口(125)改变来自所述压缩机(105)的 至少一个抽气流来增加所述燃烧器(110)的出口温度来增加所述燃烧 器(110)的出口温度,其中在将控制信号传递到位于所述涡轮机系统 (100)中的至少一个可变孔口(125)之前:
将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燃烧器(110)的出口温度低于所述阈值的指 示传递到用户接口;
从所述用户接口接收指令,以调节位于所述涡轮机系统(100)中 的至少一个可变孔口(125);
检测至少一个另外的操作参数是否运作在预定操作范围内;以及
基于所述检测使得至少一个另外的可变孔口增加来自压缩机的 至少一个抽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30) 处理器进一步配置成以便执行计算机实施的指令,以将所述至少一个 压缩机(105)抽气流重新引导到所述涡轮机系统(100)的一部分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以重新引导所 述至少一个压缩机(105)抽气流的所述计算机实施的指令包括用以将 所述至少一个压缩机(105)抽气流重新引导到排气扩压器(120)中或 引导到大气中的计算机实施的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30) 还监测涡轮机系统(100)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参 数包括至少一个测得的操作参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测得的操作参 数包括排气温度、压缩机(105)空气流率、压缩机(105)排放温度、压 缩机(105)排放压力、燃料流率、一氧化碳排放水平或未燃烧的碳氢 化合物排放水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30) 还监测涡轮机系统(100)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参 数包括至少一个计算出的操作参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计算出的操 作参数包括燃烧器(110)出口温度、涡轮机基准温度或涡轮机燃烧温 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30) 还监测涡轮机系统(100)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用以检测所述至少一 个操作参数达到或超过阈值的所述计算机实施的指令包括测量或计 算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值,以及将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值与阈值的值 进行比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 可变孔口(125)改变来自所述压缩机(105)的至少一个抽气流的所述 控制信号导致进入所述涡轮机系统(100)的燃烧器(110)的空气的质 量流率降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涡轮机 系统(100)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可变孔口(125)包括位于与所述压缩机 (105)相关联的抽气管的至少一个级中的多个可变孔口(1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可 变孔口(125)包括至少一个阀,并且其中,使所述至少一个可变孔口 (125)改变来自所述压缩机(105)的至少一个抽气流的所述控制信号 包括导致对所述至少一个阀的阀行程进行调节的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58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