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军用运输平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5825.6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8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汪绪谦;沈鸿生;张琼;周远大;段辉;蒋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44 | 分类号: | B60P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51806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军用 运输 平台 | ||
1.一种军用运输平台车,包括
一底架;
一传输平台,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方,用于承载和传输货物,所述传输平台包括有传输平台骨架、和安装在所述传输平台骨架上的传输平台框架;
一升降装置,连接在所述底架和所述传输平台之间,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平台以调整其高度;
一驾驶室,安装在所述底架上,并置于所述传输平台的其中一侧;以及
一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装置包括有:
一伸缩门架,安装在所述底架上,其包括有:
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分别位于该军用运输平台车的左右两侧;
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分别位于该军用运输平台车的首尾两端;
至少一套吊臂装置,安装在所述伸缩门架的上方,用于从所述军用运输平台车的尾部自行吊装货物;以及
四个支腿,安装在所述伸缩门架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运输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装置为两套,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纵梁上,其中每一吊臂装置还包括有
第一杆,其首端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一或第二纵梁的尾端的上部;
第二杆,其首端与所述第一杆的尾端铰接;以及
第三杆,其首端与所述第二杆的尾端铰接,其尾端还设有吊装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军用运输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吊臂装置还设有一套动力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每一吊臂装置自由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军用运输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套动力装置还包括有:
第一动力元件,其首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或第二纵梁的中部,其尾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杆的中部;
第二动力元件,其首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杆的首端,其尾端铰接在第二杆的首端;
第三动力元件,其首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杆的首端,其尾端铰接在所述第三杆的首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军用运输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三杆分别包括有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板;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间还预留有一定的存储空间,用于分别存放所述第一、二、三动力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运输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横梁还分别包括有一固定管、和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管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伸缩管和第二伸缩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运输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
一前叉架,设置在所述底架的首端,其中包括有
一对摇杆架,其下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底架的左右两侧;
一对半叉架,其下端铰接在所述一对摇杆架的上端,其上端与所述传输平台铰接;
至少一个第一横梁,连接在所述一对半叉架之间;
一对第一动力元件,其上端分别对称地铰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横梁上,其下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底架上;以及
一对拉杆件,其上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一对半叉架上,其下端铰接在所述底架上;
一后叉架,设置在所述底架的尾端,其中包括有
一对连杆架,其下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底架的左右两侧;
一对折弯架,其下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一对连杆架的上端,其上端与所述传输平台铰接;
至少一个第二横梁,连接在所述一对折弯架之间;以及
一对第二动力元件,其上端分别对称地铰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横梁上,其下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底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军用运输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半叉架和/或所述每一折弯架的中部的宽度大于其两个端部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运输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平台框架上还设置有:
至少四列辊道,分别对置于所述传输平台框架的左右两侧;
横向微动调整装置,包括至少四列滚轮组件,其中每列滚轮组件相对应地安装在所述每列辊道内;
加宽板,设置在所述传输平台框架的两个侧部上;
翻板,设置在所述传输平台框架其中一侧部上开有的缺口处;
升降挡板,分别设置所述传输平台框架的端部上;以及
传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横向微动调整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运输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包括有:
一对第一连接管,以一定的预定间隔互相平行地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的其中一侧部的外侧上;
一对第二连接管,其中一端部分别套接在所述一对第一连接管的内部,所述一对第二连接管的其中一端部可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壁向外伸出或向内缩回;
一驾驶室底架,连接在所述一对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部;
一升降装置,连接在所述驾驶室底架的上方;以及
一驾驶室壳体部分,连接在所述升降装置的上方,用于作为驾驶员的活动空间,并被所述升降装置驱动以调整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58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反洗水回流提高膜系统产水率方法
- 下一篇:车辆后排座椅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