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阴极真空电弧源薄膜沉积装置及沉积薄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5514.X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汪爱英;李洪波;柯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14/24 | 分类号: | C23C14/24;C23C14/5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真空 电弧 薄膜 沉积 装置 方法 | ||
1.阴极真空电弧源薄膜沉积装置,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阴极真空电弧蒸发源(39)、磁性过滤部分、薄膜沉积真空腔(23),以及抽真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磁性过滤部分包括管体与设置在管体外部周缘的磁场产生装置,所述管体包括管体入口端面和管体出口端面,管体入口端面与管体出口端面之间至少有一个弯管,并且该弯管两侧管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35°;在阴极真空电弧蒸发源(39)上设置有用于通入惰性气体的气体通道(13);所述磁场产生装置包括设在管体入口处的拽引线圈(5)、设在管体弯管处的弯转线圈(6)和设在管体出口处的输出线圈(7),与所述拽引线圈(5)相连的拽引线圈直流电源(33)、与所述弯转线圈(6)相连的弯转线圈直流电源(34)和与所述输出线圈(7)相连的输出线圈直流电源(35);所述输出线圈(7)的外侧周缘均匀设置四个扫描线圈(8),所述扫描线圈(8)与所述输出线圈(7)互相垂直,所述扫描线圈(8)连接有扫描线圈交流电源(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真空电弧源薄膜沉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管体内壁设有栅状挡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极真空电弧源薄膜沉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栅状挡板(10)是由倒齿类的栅格串联圈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真空电弧源薄膜沉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阴极真空电弧蒸发源(39)包括阴极(1),与所述阴极(1)共轴放置的阳极(2),设置在所述阴极(1)和阳极(2)之间的用于激发电弧的触发电极(12),所述触发电极(12)的气动阀门(14),电弧脉冲电源(32),与所述阳极(2)共轴放置在所述阴极(1)两侧的永磁体(9),与所述永磁体(9)相连,且可以调节所述永磁体(9)与所述阴极(1)之间距离的螺纹杆(11);所述永磁体(9)外围设置弧源线圈(4),所述弧源线圈(4)连接电弧电源线圈直流电源(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真空电弧源薄膜沉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薄膜沉积真空腔(23)包括位于中间底部的工件架,所述工件架上制有可公转的大盘(19),所述大盘(19)上制有可自转的小盘(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阴极真空电弧源薄膜沉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抽真空装置的抽气口(21)设置在所述薄膜沉积真空腔(23)上;所述管体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扫描线圈(8)是环形线圈;所述薄膜沉积真空腔是圆柱形;所述阴极的形状是梯形柱状,阳极的形状是圆柱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真空电弧源薄膜沉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管体的管壁制有冷却夹层,所述冷却夹层内通有冷却循环水。
8.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真空电弧源薄膜沉积装置沉积薄膜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工件放入丙酮或酒精中,利用超声波清洗5~10分钟,然后用去离子水漂洗后烘干待用;
步骤2:将工件置于薄膜沉积真空腔内的小盘上,抽真空至5.0×10-5Torr后,向阴极真空电弧蒸发源的气体通道通入10~50sccm的惰性气体,同时将磁矫顽力大小为912 kA/m的钕铁硼永磁体置于阴极背后50~100 mm处,设定电弧源电流为60~80A,电弧电源线圈直流电源、拽引线圈直流电源、弯转线圈直流电源以及输出线圈直流电源中的电流各自为3~8A,管体壁上的偏压电源设为0~30 V的正偏压,工件架上的偏压电源设为负偏压0~400 V;启动开始工作,工作时间为3~15分钟;
步骤3:将惰性气体流量调整为1~5sccm,电弧电源线圈直流电源、拽引线圈直流电源、弯转线圈直流电源以及输出线圈直流电源中的电流各自为3~8A,工件架上的偏压电源设为负偏压0~300 V,其它参数与步骤2中相同,工作时间为10~60分钟;
步骤4:薄膜沉积结束后,关闭气体和阴极真空电弧源薄膜沉积装置中的各电源,待工件在真空腔体中冷却至室温,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55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