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防伪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35430.6 | 申请日: | 201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3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田海博;张方国;陈晓峰;韦宝典;陈满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信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3 | 分类号: | G06K19/073;G06K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40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射频 识别 技术 防伪 方法 | ||
1.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射频识别电子标签至少包含标签的唯一识别信息区和商品相关信息区;其中唯一识别信息区能存储或者生成该电子标签的唯一识别信息,商品相关信息区则存储商品相关的信息;验证流程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初始化或者生产环节生成并存储数字签名,数字签名算法可以是任何满足选择消息攻击安全的数字签名算法,数字签名算法所用的私钥由单独的可信第三方或者商品制造商自己的信息化部门持有,数字签名算法所签署的消息至少包含该标签的唯一识别信息和商品的信息,数字签名算法所生成的数字签名值存储在商品相关信息区;
步骤二:在流通环节验证真伪,验证相关的设备存储由可信第三方或者商品制造商自己的信息化部门公布的验证公钥;验证相关的设备获取标签的唯一识别信息、商品的信息和数字签名值;验证相关的设备使用数字签名算法的验证算法验证签名的有效性,如果签名验证错误则判定为假冒品,否则判定为真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签的唯一识别信息是该标签中存储的、该标签所用芯片的只读唯一的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签的唯一识别信息由标签中不可克隆硬件生成,此时唯一识别信息由该模块输入和输出的相关的信息构成,其中输入信息由可信第三方或者商品制造商自己的信息化部门使用密钥杂凑函数计算计数器和额外信息的有序的杂凑值,其中计数器取值为自然数,表明了杂凑值的顺序关系,额外信息可以是商品的信息的一部分;当同一输入信息可对应不同的输出信息时,需要指定其中的某一个输出为指定的输出,其它输出需要用纠错码的方法纠正为指定的输出,纠正为指定的输出时需要额外的冗余信息,冗余信息存储在商品相关信息区,顺序与输入的顺序相关。标签的唯一识别信息是一个或者多个杂凑值,该杂凑值由某个密码学安全的杂凑函数对指定的输出进行运算后生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商品的信息是商品编码和其它的商品相关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验证相关设备是单独的手持机,或者读卡器加通用计算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验证相关的设备含有与所验证商品相关的多个但非全部输入信息,这些设备获取标签的唯一识别信息时向特殊的硬件模块输入某个输入信息,获取该模块返回的输出信息,根据该输入信息的顺序提取冗余信息,并根据冗余信息和获取的输出信息形成指定的输出,然后使用密码学安全函数计算杂凑值,该杂凑值与其它与此次输入无关的杂凑值串接在一起,作为数字签名验证算法的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信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信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54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网络质量监测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