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驾驶员应急能力训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5037.7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3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彬 |
主分类号: | G09B9/048 | 分类号: | G09B9/04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员 应急 能力 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驾驶员培训装置,特别是一种训练驾驶员面对紧急情况时应急能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上经常发生车祸,多数是因为驾驶员的应急能力差,误把油门当刹车踩,因此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加强训练驾驶员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应急能力,但如今驾驶员培训多在练车场练习,很难遇到像实际道路上的突发情况,因此有必要在练车场中设置配套的训练装置来模拟实际道路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03年1月29日公开的一个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393834A,该专利申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培训驾驶用可控模拟障碍,包含有埋设于地面的一根横导轨,横导轨上匹配一个移动块,移动块上固定一个模拟障碍物,横导轨两端各固定安装一个滑轮,一条绳索的两端固连于移动块而缠绕过两个滑轮,一个可控电动机经变速传动机驱动一个滑轮转动,通过移动块的横移来模拟实际道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以此训练驾驶员的反应能力,但是这种结构是将横导轨设在地面上,配以绳索来拉动模拟障碍物,这样绳索和横导轨本身就成为了障碍物,特别是在不需要模拟障碍物训练时占用场地,若需用时装不用时拆,则又增加了时间消耗和人力物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安装快捷的驾驶员应急能力训练装置,不仅能模拟道路上遇到如行人横穿马路的紧急情况,而且在不作训练使用时无需拆卸也不占用场地,使训练场地得到综合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驾驶员应急能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绳和带动传动绳作水平往复运动的驱动控制系统,所述传动绳通过支架定位在高处且跨越练车场的练车路线,在传动绳上悬挂有障碍物。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控制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和限制传动绳水平往复运动范围的行程开关。避免悬挂障碍物的绳索绞进回转体。
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控制系统还包括信号接收器,通过信号接收器接收遥控器的遥控信号来控制驱动电机的开停和转速快慢。
进一步的,所述障碍物为红白色的目标杆,在目标杆下端套有防护套。避免车子撞上后划伤,具有一定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竖立在所述练车路线两旁的主体杆,所述传动绳定位在主体杆的上端。作为永久性装置,结构简单,固定方便。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杆面向练车路线一侧上还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的高度与目标杆的高度一致。能适应夜间练车。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杆上位于传动绳的上方还设置有雨水挡水。延长滑轮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杆上设有防风扣。方便在大风天气时对主体杆进行加固。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杆底端设有雨水出水口。方便由传动绳带到主体杆上的雨水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绳为钢丝绳,通过滑轮定位在主体杆上。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维护更换方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将障碍物采用悬挂的方式减少训练场地的占用;利用遥控使教练员在随车训练时可控制障碍物的突然移动,更贴近实际道路上的突发情况,使驾驶员的应急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驾驶员应急能力训练装置,具有一个驱动电机6,在练车场的练车路线两旁分别竖有一根主体杆1,在主体杆1的上端设有滑轮2,传动绳4通过滑轮2定位在主体杆1的上端且跨越两根主体杆1;在两根主体杆1之间的传动绳4上悬挂有红白色的目标杆5,目标杆5的下端套有防护套51,传动绳4在驱动电机6带动下运动,并由驱动电机6上设置的行程开关来限制传动绳4往复运动范围,而目标杆5随着传动绳4的往复运动实现左右平移;主体杆1面向练车路线一侧上还设有照明灯8,照明灯8的高度与目标杆5的高度一致;在主体杆1上位于滑轮2的上方设置有雨水挡水13,在主体杆1上设有防风扣11,在主体杆1底端设有雨水出水口12;驱动电机6上连接有信号接收器7,通过信号接收器7接收遥控器10的遥控信号来控制驱动电机6的开停和转速快慢,从而控制传动绳4运动情况,最后体现在目标杆5运动情况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彬,未经徐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50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教育平台
- 下一篇:道路车辆检测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