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臭节水便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3882.0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付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文生 |
主分类号: | E03D11/10 | 分类号: | E03D11/10;E03D5/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驻马***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臭节水便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紧缺,市场上出现了许多节水便器;专利号为“02232029.6”、发明名称为“自粘膜自动封闭式节水便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节水便器,该便器采用直排式结构,无需返水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无跑冒滴漏现象、利于节约用水、无结垢、无堵塞、无澎溅等优点,但在近几年的试用与研究中发现,其仍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使用前便器盆腔干涩,使用中,致使便器盆腔易汲吸污液,进而导致便器盆腔易存留异味;2、由于便器盆腔干涩,易吸粘污物,不利于冲洗,浪费水;3、自粘膜在特殊情况下封闭不稳定,有间断,致使便器偶尔返臭气。
为此,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适于实用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汲吸污液、吸粘污物、不存臭、不返臭、易冲洗、利节水、环保卫生的无臭节水便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臭节水便器,包括便器,所述便器的盆腔内安装有微型喷头,所述微型喷头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微水阀。
基于上述,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微水调节阀,所述微水调节阀设置在所述微水阀与所述微型喷头之间。
基于上述,所述微型喷头是自动旋转喷头。
基于上述,所述微水阀是机械式阀门或电磁阀门。
基于上述,所述便器设置有水圈,所述水圈的进水口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上安装有大水阀,所述大水阀是机械式阀门或电磁阀门。
基于上述,所述便器是直排式便器,所述直排式便器的排污口内安装有膜封隔气装置,所述膜封隔气装置包括有喇叭筒、自粘膜筒和弹性收缩套筒,其中,所述自粘膜筒的一端和所述弹性收缩套筒的一端分别套设在所述喇叭筒下口外沿,所述弹性收缩套筒裹套在所述自粘膜筒外面。
基于上述,所述膜封隔气装置还包括有紧固簧圈,所述喇叭筒的下口外沿设置有环状凹槽,所述自粘膜筒的一端和所述弹性收缩套筒的一端分别套设在所述喇叭筒的环状凹槽上,所述紧固簧圈套设在所述弹性收缩套筒外面,所述紧固簧圈箍设在所述喇叭筒的环状凹槽内。
基于上述,所述弹性收缩套筒是具有一定收缩力的下口常闭的套筒。
基于上述,所述自粘膜筒是具有自粘性的薄膜筒。
基于上述,所述便器的盆腔呈漏斗状。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具体说,该无臭节水便器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无跑冒滴漏现象、利于节约用水、无结垢、无堵塞、无澎溅等优点;而且,该便器所采用的微型喷头使得便器盆腔不汲吸污液和不吸粘污物,进而使之不再存留异味,并易于冲洗,利于节水;该便器所采用的膜封隔气装置使得自粘膜封闭稳定、持续、无间断,便器不再有返臭;该便器无需水箱和返水弯,且盆腔呈漏斗状,具有不汲吸污液和不吸粘污物、不存臭、永无异味、易冲洗、利节水、垂直排污、无间断阻隔臭气、环保卫生的优点;
一般情况下,采用该便器,每小便一次仅用水0.2~0.25L,大便一次仅用水0.25~2.5L。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膜封隔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蹲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臭节水坐便器,包括直排式便器,所述便器16的盆腔呈漏斗状,所述便器16设置有水圈20,所述便器16的盆腔内安装有微型喷头7,所述微型喷头7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微水阀10和微水调节阀8,所述微水调节阀8设置在所述微水阀10与所述微型喷头7之间;根据用户水压,可通过微水调节阀8进行微小水流调整;所述水圈20的进水口18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上安装有大水阀13;
具体的说,所述微水阀10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11连接水网供水管15,所述微水阀10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9连接微水调节阀8,所述微水调节阀8连接微型喷头7;所述大水阀13的进水口通过水管14连接水网供水管15,所述大水阀13的出水口通过水管12连接水圈20的进水口18。
基于上述,所述便器的排污口19内安装有膜封隔气装置6;
所述膜封隔气装置6包括有喇叭筒4、自粘膜筒2和弹性收缩套筒1,其中,所述自粘膜筒2的一端和所述弹性收缩套筒1的一端分别套设在所述喇叭筒4下口端外侧,所述弹性收缩套筒1裹设在所述自粘膜筒2外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文生,未经付文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3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