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生物滤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3677.4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许世杰;卢重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世杰 |
主分类号: | B01D53/85 | 分类号: | B01D53/85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生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洁净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缓冲生物滤材系统。
背景技术
鉴于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因工业发展日渐严重,在工厂密集的工业区污染问题特别严重,不只是工厂内作业员工的健康受到危害,周遭环境的生态与附近居民的健康品质都遭到影响,加上环保议题逐渐受到重视,所以对于工业废气需要更加严格地管控,因此,一种处理工业废气的装置为目前迫切需求,以提供作业员工与附近居民健康的生活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处理工业废气的缓冲生物滤材系统。
本发明缓冲生物滤材系统,包含:一个污染源入口及一个生物滤材室;该缓冲生物滤材系统的特征在于:该缓冲生物滤材系统还包含一个风车、一个双向风量调节口、一个流量缓冲室及一个调节单元,该生物滤材室连通于该污染源入口,污染源经由该污染源入口至该生物滤材室,该风车连通于该生物滤材室,该双向风量调节口连通于该污染源入口,该流量缓冲室连通于该污染源入口与双向风量调节口之间,该调节单元电连接于该风车,包括一个侦测污染源注入风量的风量感应器,及一个接收该风量感应器信号的控制器,当污染源注入风量不足时,该控制器控制该风车抽风,使外界空气经由该双向风量调节口经由该流量缓冲室进入,当污染源注入风量过大时,该控制器控制该风车送风,使过多的污染源经由该流量缓冲室排出。
本发明缓冲生物滤材系统还包含一个连通于该污染源入口与该生物滤材室之间的浓度缓冲室。
本发明缓冲生物滤材系统的风量感应器具有一个靠近该污染源入口的第一侦测点、一个靠近该浓度缓冲室的第二侦测点,及一个靠近该双向风量调节口的第三侦测点,该控制器具有一个位于该第二侦测点、第三侦测点之间的阀门。
本发明缓冲生物滤材系统的该生物滤材室包括堆肥、颗粒状活性碳及颗粒状支撑材。
本发明缓冲生物滤材系统的该浓度缓冲室包括选自活性碳、沸石的滤材。
本发明缓冲生物滤材系统的该流量缓冲室包括选自活性碳、沸石的滤材。
本发明缓冲生物滤材系统的该生物滤材室还包括一个邻近该风车设置的储存渗水容器。
本发明缓冲生物滤材系统还包含一个位于该生物滤材室与浓度缓冲室之间的增湿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调节单元、风车与双向风量调节口,来调节控制污染源注入的风量,间接管控污染源注入浓度与在生物滤材室停留的时间,使应用设计高效化、投资经济化及设备最小化,使得本发明发挥最大的使用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缓冲生物滤材系统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图2是本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增湿室、一个生物滤材室及一个风车的正视图。
图中:1.污染源入口;2.浓度缓冲室;3.增湿室;4.生物滤材室;41.储存渗水容器;5.风车;6.双向风量调节口;7.流量缓冲室;8.调节单元;81.风量感应器;811.第一侦测点;812.第二侦测点;813.第三侦测点;82.控制器;82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缓冲生物滤材系统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污染源入口1、一个浓度缓冲室2、一个增湿室3、一个生物滤材室4、一个风车5、一个双向风量调节口6、一个流量缓冲室7及一个调节单元8。
本发明适用产业包括光电产业、化学品及材料制造业、石油及煤制品产业、制药工业、橡胶制品制造业、仓储业、污水厂等,用于处理包含有挥发性有机物质(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工业废气,本较佳实施例以处理有机液体储槽排放废气为例,将储槽所释放的有机污染物蒸气导入生物滤材中。
该浓度缓冲室2连通于该污染源入口1之后,该浓度缓冲室2包括具有吸附功能的滤材,在本较佳实施例中为包括选自活性碳、沸石或前述混合物的滤材,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微量的挥发性有机物质、水蒸气及油份等,该浓度缓冲室2利用滤材的吸附、脱附特性,在污染源排放的尖峰时段进行吸附反应,离峰时段则进行脱附反应,用于剧烈的污染源注入的负荷变动,以提高该生物滤材室4的处理效能。
该增湿室3位于该生物滤材室4与浓度缓冲室2之间,由于外界环境湿度变化幅度对于微生物而言过于剧烈,所以该增湿室3用于提供使得微生物具有最大活性的最佳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世杰,未经许世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36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纤维增强中空纤维膜装置
- 下一篇:安全即毁式一次性阴道扩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