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连接器插头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32858.5 | 申请日: | 201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4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3/46;H01R13/02;H01R13/41 |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连接器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元器件,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电路板或母板与子板间大电流传输的电源连接器插头。
背景技术
在电子电路的互连中,电源连接器起到桥梁作用,将电流传输给电路中各个元器件,因此桥梁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传输电路的最终性能。在电源连接器中,其接触件相对于信号接触件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电源接触件需要具有较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有很低的接触电阻、较大的接触面积、散热面积,而且当电源接触件组装到绝缘基座中时,要有良好的散热、通风条件,进而满足大电流传输过程中的热量减少和温升控制,降低由于大电流传输产生较高温升对电子电路性能的影响。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源连接器插头存在着接触面积小,电阻大,散热差的缺点,尤其在大电流传输过程中温升较高,严重影响了电路性能,而且结构复杂,装配工艺繁琐,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头,它采用波浪形的接触端子,接触紧密且面积大,进一步降低了接触电阻,而且散热性能好,大大改善了大电流传输的电路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源连接器插头,包括绝缘基座和至少一个导电单元,其特点是绝缘基座为并列设有数个凹槽的矩形块状插接体;导电单元为设置在绝缘基座上两形状相同的接触端子;接触端子为设有散热槽的矩形薄片,其一端设有数个接触片,接触端子的一侧设有数个引脚,引脚与接触片呈直角设置,接触端子两两相对且并行插接在凹槽上。
所述接触端子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凹槽插接定位的凸台和倒刺。
所述接触片为波浪形薄片,数个接触片呈上、下波浪状交错设置在接触端子的一端。
所述散热槽为条形散热槽和曲尺形散热槽。
所述接触片至少为2片交错设置的波浪式结构。
所述绝缘基座的上、下壁上设有数个矩形通风孔和“T”形通风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接触紧密,接触面积大,接触电阻小,散热性能好,大大改善了大电流传输的电路性能,而且组装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配示意图
图3为导电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接触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A向视图
图6(a)、(b)、(c)为导电单元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4(c)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本发明包括;绝缘基座3和至少一个导电单元5,导电单元5是由两片结构完全相同的接触端子2并列插接在绝缘基座3上而成。绝缘基座3为并列设有数个凹槽33的矩形块状插接体,其上、下壁上设有数个矩形的通风孔32和“T”形的通风孔31;接触端子2为冲压成型的矩形薄片,其一端设有数个接触片20,接触端子2的一侧设有数个引脚22,接触片20与引脚22呈直角设置,接触端子2两两相对且并行插接在凹槽33上,接触端子2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凹槽33插接定位的凸台213和倒刺212;接触片20为波浪形薄片,数个接触片20呈上、下波浪状交错设置在接触端子2的一端;接触端子2上设有条形散热槽210和曲尺形散热槽211。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参阅附图2,本发明由数个导电单元5并列插接在绝缘基座3内的凹槽33组成,绝缘基座3为矩形块状的插接体,其内设有凹槽33,绝缘基座3的上、下壁上设有数个矩形的通风孔32和T形的通风孔31。
参阅附图3,导电单元5是由两片结构完全相同的接触端子2两两相对且并行排列设置而成。
参阅附图4,接触端子2为冲压成型的矩形薄片,其一端设有3个接触片20,接触端子2的一侧设有数4个引脚22,接触片20与引脚22呈直角设置,接触片20为波浪形薄片,3个接触片20呈上、下波浪状交错设置在接触端子2的一端;3个接触片20与插座对接,4个引脚22与印制电路板对接;接触端子2的矩形薄片上设有数条呈条形的散热槽210和呈曲尺形的散热槽211;接触端子2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凹槽33插接定位的凸台213和倒刺212。
参阅附图5,接触片20至少为2个交错设置的波浪式结构,每个接触片20包含前、后两个凸包201、202,且前凸包201和后凸包202凸出的方向相反,以便导电单元5与插座对接时的导向作用,前凸包201的凸出高度略小于后凸包202的凸出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28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电场出力实时预测方法
- 下一篇: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燃料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