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用户存储行为的数据备份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2752.5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8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斌;王枞;肖达;刘建毅;伍淳华;陈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用户 存储 行为 数据 备份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快速备份技术。
(二)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事业单位对于信息数据和信息化系统依赖 程度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灾难和威胁所造成的信息系统破坏和业务中断都可 能产生严重后果。这些灾难包括自然灾难、人为灾难和技术灾难等。对于政府、 金融、电信、民航、铁路、电力等关键行业来说,这些灾难造成的后果绝不仅仅 是信息系统的经济损失,极可能引起社会的不安定。为此,提出了信息系统的灾 难备份技术(简称为灾备)。
信息系统的灾备就是在原有的信息化生产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建设备份系统, 将生产系统的数据信息实时或定时复制到备份系统中,以降低或避免由于发生各 类灾难而造成数据丢失所带来的信息损失。
当前信息系统的备份方法主要有两种:实时备份和定时备份。实时备份就是 当生产系统进行数据存储时,同时将该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备份系统中,只有当 生产系统和备份系统的数据存储都成功的时候,系统数据存储工作成功,否则, 数据存储不成功。采用实时备份的好处是能够时刻保持生产系统和备份系统数据 的一致性,数据的完备性和安全性较高,在生产系统或备份系统发生灾难的时候, 可以通过互为备份系统实现数据的恢复,可以避免数据的丢失。其缺点是当处理 大数据量存储时,会造成传输带宽的大量占用,当生产系统和备份系统的传输路 径遥远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数据无法存储的情况;尤其是当生产系统的实时性 要求很高的情况下,实时备份很可能无法满足系统的实时性需求。
定时备份是当前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该方法就是在生产系 统进行存储时仅仅将数据保存在生产系统的存储设备中,只有当生产系统不忙的 时候(例如晚间时间),才将数据备份到备份系统中。采用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 充分利用系统的资源,将备份任务分配到生产系统的空闲时间内,从而可以降低 系统带宽要求。其缺点是如果定时策略设置不当,有可能损失自上次备份以后存 储的数据信息。
通过上面分析可知,当前信息化系统备份的主要瓶颈在于生产系统忙闲状态 不均,不能充分利用生产系统的生产率,因此,如何根据生产系统当前的运行状 态和用户存储行为进行数据备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发明将实时备份和定时备份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它能够根据用户存储行为 和当前生产系统的运行状态,检测并发现生产系统的空闲时间,一旦系统空闲就 可以进行数据备份,从而提高生产系统的利用率,优化数据备份效率。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用户存储行为特征和信息化系统动态运行 特征进行数据备份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用户存储行为特征、生产节点中各个服 务器的动态负载特性等关键属性,选择信息系统最佳空闲时机将数据快速备份到 备份节点中,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化系统的利用率、改进了备份信息的存储效能 和实用性,并且降低了生产系统数据丢失的可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由m个生产系统、p个备份系统(B1,B2,…,Bp)和n个用户构成的信息化系 统,当生产系统有生产任务时,系统优先执行生产任务;只有当生产系统 Mi(i∈[1,m])的空闲时间Ti大于时间阀值θi时,生产系统执行数据备份:对生产 系统Mi上的用户集合UMi中所有用户的待备份数据进行检查;如果用户 Uj(Uj∈UMi)待备份的数据量超过数据量阀值λi,则优先备份用户Uj待备份的 数据到指定的备份系统BMi中;当超过数据量阀值λi的用户产生的数据都备份完 成后,如果生产系统Mi当前有新生产任务,则停止备份任务;如果生产系统Mi仍然空闲,再对Mi中未满足数据量阀值λi的用户数据进行备份;多个用户可以 同时使用一个生产系统进行生产并生成数据信息;一个生产系统的数据可以备份 到多个备份系统上;
用户可以指定唯一的一个生产系统作为总控部件,该部件可以并发地给生产 系统发送信息,用于检测当前生产系统的忙闲和待备份数据量,并启动生产系统 的备份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27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模圆柱微波腔
- 下一篇: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