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桌面应用转换成网络应用的定制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32466.9 | 申请日: | 201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0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孟昕;宋才良;史敬威;王炼;刘慧峰;刘晓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9/4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赵伟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桌面 应用 转换 网络 定制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服务器,包括:
桌面应用,用于根据需要定制的功能,被相应地操作,以返回相应的输出;
界面信息抽取单元,用于针对桌面应用返回的窗口,抽取界面信息,组织成界面描述数据;以及
功能定制单元,用于在界面描述数据中定位需要修改的界面元素,根据所需功能,修改和/或增加处理逻辑,以实现功能定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逻辑用于将用户在浏览器侧的操作自动转换成由本地操作和/或远程操作组成的一系列操作,从而实现用户通过网络应用对浏览器侧本地文件的访问和/或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逻辑是可执行脚本。
4.一种用于桌面应用转换成网络应用的功能定制方法,包括:
根据需要定制的功能,对桌面应用进行相应的操作,使桌面应用返回相应的输出;
针对桌面应用返回的窗口,抽取界面信息,组织成界面描述数据;以及
在界面描述数据中定位需要修改的界面元素,根据所需功能,修改和/或增加处理逻辑,以实现功能定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桌面应用转换成网络应用的功能定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逻辑用于将用户在浏览器侧的操作自动转换成由本地操作和/或远程操作组成的一系列操作,从而实现用户通过网络应用对浏览器侧本地文件的访问和/或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桌面应用转换成网络应用的功能定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逻辑是可执行脚本。
7.一种浏览器,包括:
网络应用,用于提供操作页面,所述操作页面包含至少一个可供用户操作的界面元素;以及
操作转换单元,用于在网络应用的界面元素被操作时,将用户在浏览器侧的操作自动转换成由本地操作和/或远程操作组成的一系列操作,从而实现用户通过网络应用对浏览器侧本地文件的访问和/或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浏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转换单元根据所述远程操作,形成操作请求,所述操作请求包含动作描述数据,
所述浏览器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操作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及
所述操作转换单元在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时,根据所述本地操作,对服务器返回的响应进行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浏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转换单元在根据所述远程操作、形成操作请求之前,先根据所述本地操作,获得后续操作所需的必要信息和/或参数。
10.一种服务器,包括:
请求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来自浏览器的、针对桌面应用的操作请求,得到动作描述数据;以及
动作重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动作描述数据,驱动桌面应用,再现针对桌面应用的操作,并将桌面应用返回的输出发送至浏览器,作为对所述操作请求的响应。
11.一种桌面应用转换成网络应用的定制方法,包括:
当网络应用的界面元素被操作时,将用户在浏览器侧的操作自动转换成由本地操作和/或远程操作组成的一系列操作,从而实现用户通过网络应用对浏览器侧本地文件的访问和/或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桌面应用转换成网络应用的定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远程操作,形成操作请求,所述操作请求包含动作描述数据;
将所述操作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及
在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时,根据所述本地操作,对服务器返回的响应进行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桌面应用转换成网络应用的定制方法,在形成操作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本地操作,获得后续操作所需的必要信息和/或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桌面应用转换成网络应用的定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从浏览器接收到操作请求时,服务器
解析所述操作请求,得到所述动作描述数据;
根据所述动作描述数据,驱动桌面应用,再现针对桌面应用的操作;以及
将桌面应用返回的输出发送至浏览器,作为对所述操作请求的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电(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电(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24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安防监控报警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电力转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