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异活性生物调节水体生态环境净化水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1605.6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8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沈平锐;王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330100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异 活性 生物 调节 水体 生态环境 净化 水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环境保护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藻污染富营养化水体中利用特异活性生物吉富鱼对底栖和附着性藻类进行富集、消化、转化藻体,达到调节水体生态环境净化水质目的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江河、湖泊水体的日趋富营养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其后果之一是导致藻类的单边生长、大量繁殖乃至暴发。目前,藻类盛行引起的水生态环境污染已成为困扰全球性的难题。过盛的藻类轻者影响景观,重者给水体造成严重的另类生态环境污染,致使水体中鱼类及其它生物种群的大量死亡、减少乃至灭绝,生态严重失衡,水质发黑发臭,水源无法利用;加之附着性藻具有特殊的假根及类似于吸盘的固定器结构,可大面积牢牢地附生在水管、河床、湖床、景观池体表面、蓄水池体表面、鱼虾及水生维管植物体表面等,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及生态环境。因此,如何治理防控藻类的污染,是水污染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新的重要课题。
目前藻类的治理技术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物理法:主要有离心法,重力筛法,物化结合法等,它们的共同点是收集、转移悬浮类藻。由于该法主要是通过水、藻分离来达目的,虽然对悬浮类藻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底栖和附着性藻类则一筹莫展。
又如超声波法,此法对各种藻类均有一定的杀伤力,但该法能耗极高,剂量十分难以控制,尤其是对生长在水体深层的附着性藻类难度更大,剂量小无效,剂量大则对其它生物的瞬间杀伤力极强,属于一种基本无选择的对生物灭 绝性的杀藻法,生态危害极大!且使用该法杀死的藻类尸体并未实现转移,从而造成藻尸沉到水体底部,腐败后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再一次造成二次生态污染。其次,由于超声波法主要是通过击破藻类的气囊而达目的的,对孢子体、合子体效果甚微,因而常常是反复多次杀而不绝,费用极高,且一旦停止,藻类的孢子体、合子体即可在短时内萌发,再次大行其道形成恶性循环。由于该法主要是通过击破藻类气囊来达目的,虽然对微囊藻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无气囊的底栖和附着性藻类则显得无能为力。
化学法:以加入混凝剂或杀藻剂为主要特征,它们的共同点是使藻类死亡转移到湖底。因而不可避免藻尸腐败后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再一次造成二次生态污染。其次,这些化学药剂不仅对藻类有杀伤力,对其他生物物种也同样存在毒性,因此存在生态危害。如常用的杀藻剂硫酸铜,其二价铜离子对生物幼体具有明显的变态致畸性,其毒性随水温的提高而增加,极易导致鱼类等生物物种的死亡。尤其是分解的铜离子一旦被鱼类富集后,食用这种鱼将极易导致肝脏病变乃至肝癌,对人体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其次,几乎所有的化学法对藻类的孢子体、合子体效果甚微,因而常常是反复多次杀而不绝,费用极高,且一旦停止投药藻类的孢子体、合子体即可在短时内萌发,再次大行其道形成恶性循环。
生物法:如利用鲢鱼、鳙鱼治理,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鲢鱼吸水滤食浮游生物(藻类)和鳙鱼滤食浮游生物(动物)特性来达到目的的,加之其属于水体垂直食物链上层鱼,因此对底层的附着性藻类无效。
总之,这些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设备复杂,投资大、能耗及运行成本高、效率低、需反复、极易造成二次生态危害等缺点,因而推广应用受到限制。而采用特异活性生物法则具有简单易行、投资少、不耗能、效果好、可持续性、 无二次生态污染,且可使藻类蛋白质资源化利用。但至今尚未发现有关于采用特异活性生物法防控治理底栖和附着性藻类的专利文献报道。
吉富鱼,生物学分类及特性:属鲈形目、鲈亚目、丽鱼科。具有抗病、耐污(低氧)、肉质鲜美、食量大、生长速度快、是常见传统养殖品种的2倍以上等特性。最突出的生物学特征是背部具发达的呈锯齿状(15-18个)硬鳍及不同的黑色条纹,鱼鳃较密,适于滤过吸食浮游生物。在自然条件下,幼年以滤食浮游动物为主,体长10cm以上时,消化系统发育趋于成熟且发达,肠的长度可达体长的6-7倍,胃液PH呈强酸性;此时主要以植物性(藻)食物为主,并对大多数常见藻具有极强的消化吸收功能,是目前常见传统养殖品种所难以比拟的。如蓝藻门、绿藻们中常见的色球藻、丝藻、浒苔、水绵、金鱼藻、胶毛藻、毛枝藻、原皮藻等底栖和附着性藻类均是吉富鱼的美味佳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高效且可持续性的针对藻污染富营养化水体中利用特异活性生物吉富鱼对底栖和附着性藻类进行生物治理防控,富集、消化、转化藻体,从而达到了调节水体生态环境净化水质之目的,为生物的多样性发展及提高水体自净化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的方法。克服现有方法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效率低、难以持续性及易造成二次生态污染等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1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造纸厂排放黑泥生产页岩烧结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鲜饺子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