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轿厢的供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31591.8 | 申请日: | 2010-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0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黎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寰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的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电梯的轿厢在正常工作下需要提供电力应对例如轿厢照明、通风、门机构开关、空调等设备需要,一般方式为在机房部分通过向井道放置随行电缆,并将所需电力(例如AC220)通过电缆内电线进行传输。该方式的缺点是电缆电线较多,导致材料成本较高;在电力需求较大时需要继续增加电线的数量以保证正常工作。还有该电力线属于功率较大的电源输送,与同在随行电缆内的控制信号通讯(弱电信号)会造成长距离的传输干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随行电缆,且降低能量浪费的电梯轿厢的供电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梯轿厢的供电装置,其中,包括用以将电梯轿厢上下移动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梯运行发电装置,以及与其依次电连接的电能控制装置和储能单元,所述电能控制装置还电连接于轿厢用电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电梯运行发电装置为设于轿厢顶部的具有旋转时切割磁力线发电功能的反绳轮。
作为优选,所述储能单元包括双电层电容器和蓄电池。
作为优选,所述轿厢用电单元包括轿厢照明灯、通风设备、门机构的开关设备和空调。
作为优选,所述电能控制装置上还设有市电输入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减少了为输送电力到轿厢而使用的部分随行电缆、减少因强弱电混合传输而造成的通讯干扰问题,并对控制的信号可靠性有较好改良,减少了能量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应用于现有技术中的曳引式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的供电装置,其中,包括用以将电梯轿厢上下移动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梯运行发电装置3,以及与其依次电连接的电能控制装置10和储能单元12,所述电能控制装置10还电连接于轿厢用电单元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运行发电装置3为设于轿厢顶部的具有旋转时切割磁力线发电功能的反绳轮。所述储能单元12包括双电层电容器(超级电容)和蓄电池。
以下,将本发明结合现有技术中的曳引式电梯,进行详细描述其工作状态及连接结构:
如图1所示,曳引式电梯的轿厢2在井道1内上下作升降运行,电梯运行发电装置3为设于轿厢顶部的具有旋转时切割磁力线发电功能的反绳轮,所述轿厢顶部还设有储能单元12,在电梯井道的最顶端设有电能控制装置10,曳引轮9的一端通过钢丝绳4连接反绳轮从而带动轿厢2,另一端通过钢丝绳4连接导向轮8,导向轮8通过连接对重反绳轮7从而带动对重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能控制装置10上还设有市电输入端(图中未示出),所述电能控制装置10将市电通过随行电缆5输入给轿厢从而供应轿厢进行升降的动力,当轿厢作升降动作时,设于轿厢顶部的具有旋转时切割磁力线发电功能的反绳轮即被带动着旋转,从而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该电能经电能控制装置10进行整理从而对轿厢供电,并将部分电能存储在储能单元12内供电梯非运行时使用,实现在电梯停止时向轿厢用电单元进行供电,所述轿厢用电单元14包括轿厢照明灯13、通风设备、门机构11的开关设备、空调等。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寰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寰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15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