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色毛织物的计算机辅助拼毛仿色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31362.6 | 申请日: | 2010-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4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国;沈加加;邱淦新;李茹珍;周华;温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中新毛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织物 计算机辅助 拼毛仿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色毛织物的计算机拼毛仿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混色毛织物的计算机辅助拼毛仿色的匹配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需求转向美观舒适型,对服装面料的颜色要求越来越丰富。在毛纺产品中,无论是粗纺还是精纺,混色品种均越来越多,混色品种的单纱由2种或2种以上的不同颜色、相同或不同的纤维所组成。在混色毛织物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拼毛仿色是最关键的一环。
所谓“拼毛仿色”就是将已染色的不同颜色毛条或者毛纤维相互搭配,达到所需要的颜色和色光风格。工厂里的拼毛人员在仿色时先将客户来样的纱线退捻后,将同色纤维归类、称重,然后依靠经验和反复试纺来配色,所以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难以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的市场需求。因此,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发辅助仿色拼毛打样系统对于提升毛纺行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色毛织物的计算机辅助拼毛仿色方法,利用优化的毛纺混色织物的反射率模型,通过特殊的配色计算方法,实现对混色毛织物配方组成的预测,以达到快速仿色的目的。该方法速度快,配色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混色毛织物的计算机拼毛仿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反射率测定
选取工厂经常使用的有色毛条制作成单色样片,通过光谱光度仪测得代表该颜色毛条的反射率数据,以下简称单色,贮存在基础数据库中,供拼色时选择使用;然后测定客户来样的反射率,简称来样;
(2)全光谱匹配算法计算组成单色
根据步骤(1)中已测得的来样和单色的反射率,依据优化的混色反射率模型,运用全光谱匹配运算方法,通过最小二乘法,使来样的反射率与数据库中单色组合的匹配差异达到最小,得到一系列单色组成配方,选取色差较小的几个单色组合;
(3)运用三刺激值匹配算法计算最佳组合比例
从步骤(2)中得到的初始配方中筛选最佳组成单色,通常选2~3组,运用三刺激值配方方法,计算单色组成比例,得到配方,优选后输出配方。
上述制备方法中,其中,步骤(1)中的光谱光度仪的测定波长为400~700nm,测定间隔为10nm;
上述制备方法中,其中,步骤(2)中的优化的混色反射率模型,满足以下两关系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中新毛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中新毛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13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