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接收系统中前向多径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31133.4 | 申请日: | 201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2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卓鹏;李霄翔;蒋朱成;刘晖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胜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H04B1/71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接收 系统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无线通信接收系统中前向多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时域数据选取模块,从接收的数据r中截取当前帧从PN循环前缀保护间隔头部开始长度为L的一段数据序列R,且在数据序列R的长度L小于PN伪随机序列循环周期长度N时,将数据序列R尾部补零至PN伪随机序列循环周期长度N,得到数据序列C;
数据处理沃尔什变换信道估计模块,与时域数据选取模块相连接,对数据序列C进行快速沃尔什变换信道估计,得到数据序列W;
前向多径判断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沃尔什变换信道估计模块相连接,对数据序列W以其底部噪声σ的倍数为门限进行挑选,得到挑选的结果位置p,并通过比较位置p来确定前向多径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多径判断模块中包括一个寻找底部噪声的模块,该寻找底部噪声的模块包括:
取模值模块,用于取数据序列W的模值;
FIFO存储器,与取模值模块相连接,用于存储数据序列W的模值;
减法器,与取模值模块及FIFO存储器相连接,将数据序列W的模值与FIFO存储器的输出相减;
累加器,与减法器相连接,对减法器的输出进行累加;
寻找最小值模块,与累加器相连接,在累加的结果中寻找到最小值,该最小值即为底部噪声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数据选取模块所选取的长度为L的数据序列R为可配置参数,其具体数值在系统最大时延拓展D与伪随机序列循环周期长度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多径判断模块比较位置p的过程是,如果位置p大于伪随机序列循环周期长度N与系统最大前向多径时延F之差,即p>N-F,则该p位置上的多径为前向多径,且前向多径位于当前PN保护间隔头部之前N-p位置处;
其中,系统最大前向多径时延F为可配置参数,且满足系统最大前向多径时延F与系统最大时延拓展D之和不大于伪随机序列循环周期长度N。
5.一种无线通信接收系统中前向多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从PN循环前缀保护间隔头部开始选取长度为L的一段数据序列R;
步骤2、如果数据序列R的长度L小于PN伪随机序列循环周期长度N,将数据序列R尾部补零至PN伪随机序列循环周期长度N,得到数据序列C;
步骤3、对数据序列C进行快速沃尔什变换信道估计,得到结果数据序列W;
步骤4、对数据序列W进行寻找底部噪声的操作,得到数据序列W的底部噪声σ;
步骤5、对数据序列W采用一个门限thr进行挑选得到位置p,该门限thr为底部噪声σ的若干倍;
步骤6、通过比较位置p确定是否存在前向多径并确定前向多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选取的长度为L的数据序列R为可配置参数,其具体数值在系统最大时延拓展D与伪随机序列循环周期长度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比较位置p的具体方法如下:如果位置p大于伪随机序列循环周期长度N与系统最大前向多径时延F之差,即p>N-F,则该p位置上的多径为前向多径,且前向多径位于当前PN保护间隔头部之前N-p位置处;
其中,系统最大前向多径时延F为可配置参数,且满足系统最大前向多径时延F与系统最大时延拓展D之和不大于伪随机序列循环周期长度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胜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卓胜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11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缓存动态分配管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可控电抗器及其组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