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局部输送治疗剂的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1073.6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8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虞奇峰;罗七一;刘翔;孙毅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局部 输送 治疗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腔内注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局部输送治疗剂的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心肌梗死(英文名称为myocardial infarction,英文缩写为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由于成熟的心肌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细胞数量减少,梗死区通过纤维组织增生,由无收缩功能的瘢痕组织取代坏死损伤心肌。为保持心脏的泵血功能,左心室会由椭圆形逐渐变为球形以增加左室容积,从而会发生退形性左心室重塑,心功能下降,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英文缩写为CHF)。
本病在欧美常见,在美国MI死亡率大于300个/10万人,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心肌损伤,45万人再梗死。中国MI发病率约1%,而且在近年来有持续上升趋势。心肌梗死又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在美国有480万人患有CHF,每年新增40万例,超过50%的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死亡。我国目前每年死于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人数已超过100万。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已成为中国三大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和寿命。
目前最常用的治疗上述疾病的方法是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架桥”手术,大部分患者可因此而得到有效治疗。然而,对于冠脉弥漫性狭窄病变、远端血管过细、多次手术或缺乏自体移植血管等患者则很难奏效,而且由于成熟的心肌细胞缺乏再生能力,这些治疗方法都无法使梗死的心肌重新恢复活力。因此,探索、寻找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用的药物、器械和方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简化治疗的操作行为,达到病变的解剖治愈尤为迫切和必要。
科学家们发现将干细胞注射到心肌,或将人工合成或提取的生长因子,如VEGF因子(英文全称为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GF因子(英文全称为Heaptocyte growth factor即肝细胞生长因子)等注射到心肌可以诱导心肌再生及血管生成,为这类病人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措施。
对于心肌损伤来说,HGF因子具有如下特点:(1)能够在体内或体外分化为具有肌肉收缩性的搏动细胞,并与周围细胞形成润盘,产生同步收缩;(2)具有肌纤维弹性,放置左室重塑;(3)有心肌细胞受体,接收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并能分泌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血管新生,提供营养支持;(4)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在损伤期能活跃增殖,在损伤修复后保持静止。
VEGF因子具有如下特点:(1)可以通过刺激内皮细胞生长和迁移,诱导、促进血管新生;(2)促进其相关组织的生长和修复。其主要机制包括:促进心肌和周围血管新生;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再内皮化;促进心肌梗死组织愈合;促进血栓再通;通过改善微血管功能失调治疗充血性心功能失调。如VEGF因子和HGF因子等能有效促进血管再生,改善组织器官的灌注和功能。
如何向心肌中植入大量有活性的治疗剂非常重要。在治疗剂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过程中,目前针对植入途径并没有公认的最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植入方式:①心外膜注射:开胸后,直视下将活性制剂注射到心肌组织;②外周静脉注射;③冠状动脉内注射:将生化制剂通过介入微导管注射到冠状动脉内。④心内膜注射:该方法要在定位系统引导下,用介入注射导管系统将生化制剂在心内膜下进行多点注射。
方法①直接可靠,可以一次将大量的活性制剂注射到理想部位。但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多适宜于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同时进行。方法②,③操作简单,易开展,但用这种方法注射的材料或到达梗死部位的材料有限,或在血管中停留时间有限,只有少部分被吸收而起作用,大部分随血液流走,注射效率不高。方法④注射效果较好,心肌处可保留较多的注射剂,起到再生作用,且无须作开胸手术。因此,用于移植大量治疗剂的新技术和新工具是成功的关键,它能提升生物制剂治疗各种疾病如心脏病和其他肌肉疾病的效果。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0153690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射系统,包括注射装置和电信号检测装置,该发明的注射系统能够准确定位目标注射区域,从而将药物准确地注射到人体腔内壁目标区域。该发明还可以通过安装注射针长度弯曲补偿机构、注射针锁死机构以及定量自动注射机构等更好地实现该发明。但该发明不能与磁定位设备兼容进行三维导航手术,只能与电定位设备兼容进行手术。而且该发明可弯曲段只能单向弯曲,不能进行双向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1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