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继链路的控制信令发送方法、系统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0921.1 | 申请日: | 2010-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1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潘学明;沈祖康;王立波;张文健;肖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B7/26 | 分类号: | H04B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控制 发送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继链路的控制信令发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3GPP长期演进LTE-Advanced系统中,将会采用中继(Relay)协作传输的方法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和扩展小区覆盖。中继节点的引入使得基于Relay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链路有三条:eNB(演进基站)-宏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的直射链路(direct link),eNB-RN的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以及RN-relay UE的接入链路(access link),考虑到无线通信的信号干扰限制,因此三条链路需要使用正交的无线资源。在同一个频段上,为了避免自干扰,中继节点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在LTE-A中,中继节点可以通过MFSBN子帧的方式与其donor eNB交互backhaul数据,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利用MBSFN子帧进行中继链路下行传输。
中继节点(RN)在一个MBSFN子帧中,向其服务的用户终端(称为R-UE)在一个或者两个OFDM符号上发送PDCCH(分组专用控制信道)。在本MBSFN子帧的后几个OFDM符号上,中继节点接收来自donor eNB的控制(称为R-PDCCH)和数据(称为R-PDSCH),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RN的P-PDCCH和R-PDSCH分配示意图。在频域上,R-PDCCH可以在一些预先设置的资源块集合上传输。不同的中继节点可以共享这些R-PDCCH资源块,并且在这个资源块上通过盲检得到自己的下行调度信息(DL grant)和上行调度信息(UL grant)。一个中继节点的R-PDSCH的资源分配由其下行调度信息所指示。基站可以在一个子帧中同时调度宏UE(macro-UE)与中继节点,只要他们的资源分配是正交的。Macro-UE的下行数据称为PDSCH,如图2所示。
其中,图2所示的R-PDCCH由多个中继节点共享(common),然而R-PDCCH也可以是由一个中继节点专用(RN specific)的,如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RN的P-PDCCH和R-PDSCH分配示意图。其中RN1的R-PDCCH资源块是由基站配置的专门给RN1的R-PDCCH。在RN1的R-PDCCH上,可以传输关于RN1的控制信令,包括DL grant,UL grant,等等。另外的R-PDCCH资源还可以存在。这些R-PDCCH资源可以是共享的,例如由RN2和RN3共享,如图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继节点在一个子帧内需要做发送到接收,或者接收到发送的转换,因此一些转换时间需要被预留。在不影响本发明实现的基础上,为了简明起见,在本文中不考虑这些转换时间,因此在图2和图3中也未示出这些转换时间。
在如上的例子中,一个RN的R-PDCCH资源和R-PDSCH资源之间存在时分复用(TDM)的关系,即R-PDCCH和R-PDSCH可以占用不同的OFDM符号。
现有已经提出的另一种思路是一个的R-PDCCH和R-PDSCH之间为频分复用(FDM)的关系,如下图4所示,为现有技术中R-PDSCH和R-PDCCH频分复用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R-PDCCH占用一个或多个完整PRB的所有OFDM符号,R-PDSCH占用和R-PDCCH不同的PRB资源。同样,R-PDCCH也可以是Common的或者RN-specific的。
目前还没有对R-PDCCH的详细设计方案。一些公司建议采用Common的R-PDCCH设计,好处是多RN复用控制区域,资源开销较小。而RN-specific的设计也有一些公司倾向,好处是可以根据RN的信道状况选择合适的PRB进行传输。对于R-PDSCH和R-PDCCH的复用问题,FDM方案中R-PDCCH占用完整的PRB,设计较为简单;TDM方案中R-PDCCH占用每个PRB的前几个OFDM符号,这样RN可以在接收完R-PDCCH符号后即开始解调和解码,不需要等到一个子帧结束,因此较FDM方式有更小的延时。
可以看出,现有的一些方案各有利弊,因此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提出了一种中继链路的控制信令发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