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形可变三厢车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30623.2 | 申请日: | 201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方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2D39/00 | 分类号: | B62D39/00;B62D25/10;B60J1/18;B60J7/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形 可变 三厢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形可变三厢车,确切地说是具有三厢车变换成两厢旅行车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成品车型要么是三厢车,要么是旅行车,在人员乘坐和装载物资上不够方便,至今尚没有简单的可从三厢车变换成两厢车的车辆问世。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现状,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简单的可从三厢车变换成两厢车的车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形可变三厢车,包括后玻璃窗、后箱盖、顶盖,其特点是,所述的后箱盖包括后箱盖的水平段和垂直段,后箱盖的水平段和垂直段通过第一铰链相连接,所述的后玻璃窗的下侧通过第二铰链和后箱盖的水平段连接,后玻璃窗的上侧通过第三铰链和顶盖连接,后箱侧面开有窗孔,通过第四铰链连接有与后箱侧面开有窗孔大小相应的侧翻窗。
所述的后箱盖的水平段上置有玻璃窗。
由于后玻璃窗、后箱盖的水平段、后箱盖的垂直段、顶盖、侧翻窗它们之间均通过铰链实现活动连接,实现变换是:将后玻璃窗向上翻动成为两厢车的后车顶,在铰链作用下带动后箱盖的水平段竖立,并成为两厢旅行车后窗架,将侧翻窗从三厢车后厢内翻出,成为两厢旅行车后侧窗。至此,便将三厢车变换成两厢旅行车。当车形为旅行车状态时,将侧翻窗折进,将后玻璃窗翻下,由于后玻璃窗和后箱盖的水平段以铰链连接,同时带动后箱盖的水平段翻下,车辆回复为三厢车。
由于后玻璃窗、后箱盖的水平段、后箱盖的垂直段、顶盖、侧翻窗均通过铰链实现活动连接,因此三厢车与两厢旅行车之间变换简单又方便,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喜好,轻松实现三厢与两厢的变换。
附图说明
图1为三厢车未作变形改造的车身后部侧视图;
图2为三厢车变形过程中的车身后部侧视图;
图3为三厢车变形成两厢车的车身后部侧视图;
图4为两厢车变形为三厢车的车身后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3所示,一种外形可变三厢车,包括后玻璃窗3、后箱盖、顶盖1,其特点是,所述的后箱盖包括后箱盖的水平段5和垂直段7,后箱盖的水平段5和垂直段7通过第一铰链6相连接,所述的后玻璃窗3的下侧通过第二铰链4和后箱盖的水平段5连接,后玻璃窗3的上侧通过第三铰链2和顶盖1连接,后箱侧面9开有窗孔11,通过第四铰链8连接有与后箱侧面开有窗孔大小相应的侧翻窗10。
所述的后箱盖的水平段5上置有玻璃窗12。
图1为三厢车未作变形改造的车身后部侧视图,由图2所示,后玻璃窗3、后箱盖的水平段5、后箱盖的垂直段7、顶盖1、侧翻窗9均通过铰链实现活动连接,三厢车变换两厢车的过程是:将后玻璃窗3向上翻动成为两厢车的后车顶,在第二铰链4作用下带动后箱盖的水平段5竖立,并成为两厢车后窗架,将侧翻窗10从三厢车后厢内翻出,成为两厢车后侧窗。并对后玻璃窗3和后箱盖的水平段5形成支撑,至此,便将三厢车变换成两厢旅行车,如图3所示。当车形为两厢车状态时,将侧翻窗9折进,将后玻璃窗3翻下,由于后玻璃窗和后箱盖的水平段以铰链连接,同时带动后箱盖的水平段5翻下,车辆回复为三厢车,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实现平稳传动的重型板式给料机
- 下一篇:自卸汽车副车架及其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