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生姜中分离制备6-姜酚单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0601.6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1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杜琪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9/255 | 分类号: | C07C49/255;C07C45/7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003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姜 分离 制备 单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轻工技术领域,涉及生姜的深加工技术,具体为从生姜中分离制备高纯度6-姜酚单体的方法。
技术背景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生姜具有抗血小板凝集、升压强心、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胃黏膜和抗胃溃疡、保肝利胆、消炎、抗氧化、抗缺氧、镇咳、防晕止吐、抗肿瘤、对中枢神经抑制等多种功效。姜辣素是生姜中辣味物质的总称,主要由姜酚类、姜烯酚类和姜酮类组成,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功能。6-姜酚作为姜辣素中的主要组分,是生姜中的主要药物活性功能因子。
现有关于6-姜酚的分离主要采用硅胶柱层析,半制备型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其局限性是分离效果差,回收率低,纯度低或制备量少。其次,柱层析,半制备型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再生使用相对困难,分离得到6-姜酚单体成本较高,难以发展成为制备量大的分离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成本低于现有技术,可以较大批量从生姜中分离制备高纯度6-姜酚单体的经济高效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采用乙醇浸提生姜,得到生姜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到粗6-姜酚,以高速逆流色谱仪为分离设备纯化粗6-姜酚,其溶剂系统由常温常压下处于液态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和水组成,体积比为1∶1.6~2∶1~3∶1.6~3。上相做固定相,下相做流动相。
本发明方案用下述步骤加以进一步叙述:
1.采用质量分数为70~100%的乙醇水溶液浸提原料生姜3小时,将浸提液减压浓缩,直至乙醇被去除,得到浓缩提取液;
2.将浓缩提取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两次,萃取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到生姜乙酸乙酯相;
3.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生姜乙酸乙酯相得到粗6-姜酚;
4.采用逆流色谱方法纯化粗6-姜酚;
5.收集逆流色谱分离的目标组分并进行减压浓缩,直至固形物质量分数达到40%以上,再采用冷冻干燥,得到油状6-姜酚单体。
以上步骤(1)采用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
以上步骤(1)和步骤(2)中减压浓缩过程的真空度低于0.09Mpa,温度为50~60℃;步骤(4)中减压浓缩过程的真空度低于0.02Mpa,温度为50~60℃。
以上步骤(4)中冷冻干燥的真空度低于50Pa,温度低于-35℃。
以上步骤(4)采用的逆流色谱方法其溶剂系统由常温常压下处于液态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和水组成,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6~2∶1~3∶1.6~3。
以上步骤(4)所使用的逆流色谱仪为高速逆流色谱仪HSCCC。
以上步骤(4)采用逆流色谱仪分离粗6-姜酚的具体过程为:配制溶剂系统,充分摇匀后静置,待分层后,将上下相分开;用泵将溶剂系统的上相注入逆流色谱仪的色谱柱;取溶剂系统的下相溶解粗6-姜酚制备逆流色谱分离样品溶液;开启逆流色谱仪,注入逆流色谱分离样品溶液,然后注入流动相,用紫外-可见检测器检测逆流色谱流出液,根据所得的色谱图收集目标组分。
步骤(3)中的大孔吸附树脂型号为D4020。
本发明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效率高,6-姜酚单体产品的纯度达到98%以上,6-姜酚单体制备成本远低于现有技术,是一种经济、高效的从生姜中分离制备高纯度6-姜酚单体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1:(实施例中的乙醇是指按质量分数比例的乙醇水溶液)。
1、采用70%-100%乙醇浸提原料生姜3小时,将乙醇浸提液在真空度低于0.09Mpa、温度为50~60℃减压浓缩,直至乙醇被基本去除,得到提取浓缩液。
2、将提取浓缩液溶解于蒸馏水中,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两次,萃取液在真空度低于0.09Mpa,温度为40~50℃减压浓缩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到生姜乙酸乙酯相
3、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乙酸乙酯相。
a)将大孔吸附树脂用95%乙醇浸泡24小时后上柱,用95%乙醇冲洗,直至无色并澄清,然后用蒸馏水冲洗至无醇味。
b)将溶解在25%乙醇中的生姜乙酸乙酯相上样吸附。
c)用三倍于柱体积的25%乙醇洗脱,去除水溶性杂质。
d)用三倍于柱体积的50%乙醇洗脱,将洗脱液在真空度低于0.09Mpa、温度为50~60℃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到粗6-姜酚。
4、采用逆流色谱方法纯化粗6-姜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