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设有上游围堰的导流明渠截流进占戗堤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30333.8 | 申请日: | 2010-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8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马旭东;戴光清;杨庆;李国敬;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7/00 | 分类号: | E02B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吕建平 |
| 地址: | 610027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设有 上游 围堰 导流 明渠 截流 进占 | ||
1.一种河道设有上游围堰的导流明渠截流进占戗堤,其特征在于根据导流明渠截流进占施工过程,主要由预进占戗堤、进占戗堤、合龙戗堤和预进占裹头构成,截流戗堤的轴线整体为折线,其中预进占戗堤轴线与进占戗堤轴线相交,进占戗堤轴线、龙口戗堤轴线和预进占裹头轴线相接,预进占戗堤起点A选择在明渠内侧河岸,预进占裹头起点C选择在过流缺口与导流明渠之间的上游围堰上,预进占戗堤轴线与进占戗堤轴线交点B′位于河道内,B′与明渠外侧河岸进口B点的连线方向与河道主流方向夹角θ为15~90°,且B′至B点的距离B0使对应龙口水流平均流速小于2.5m/s,在戗堤形成截流龙口时,整个截流由进站戗堤与未完全拆除的主河道上游围堰和明渠外侧堤岸之间形成“短间距双戗”截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河道设有上游围堰的导流明渠截流进占戗堤,其特征在于预进占戗堤起点A位于明渠外侧河岸进口B点的上游,且在导流明渠外侧进口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河道设有上游围堰的导流明渠截流进占戗堤,其特征在于预进占戗堤与进占戗堤交接处区采用大块石或钢筋石笼防护,使其能抵抗流速不大于5.5m/s水流的冲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设有上游围堰的导流明渠截流进占戗堤,其特征在于预进占戗堤与进占戗堤交接处区采用大块石或钢筋石笼防护,使其能抵抗流速不大于5.0m/s水流的冲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道设有上游围堰的导流明渠截流进占戗堤,其特征在于预进占戗堤与进占戗堤交接处区的防护根据下面的尹兹巴斯公式进行:
式中:k-抛投料稳定系数,受龙口坡度α和抛投料水下休止角ψ影响,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V-计算点处断面平均流速,m/s;
γs、γ-分别为抛投料和水的容重,t/m3;
g-重力加速度,9.8m/s2;
d-抛投料化为球体的直径,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3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