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于上下坡的在线充电及能量回收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29844.8 | 申请日: | 2010-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4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曹军义;曹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下坡 在线 充电 能量 回收 系统 | ||
1.一种电动汽车于上下坡的在线充电及能量回收系统,包括路面系统和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路面系统包括铺设于路面(A)的测速元件(D),测速元件(D)与充电基站(B)的基站控制系统(H)的传感器接口连接,基站控制系统(H)分别与充电初级(E)、基站蓄电池(C)、电网接口(I)、充电计数器(G)及用户验证系统(F)连接,充电计数器(G)和用户验证系统(F)双向连通;车载系统包括车载控制系统(L),车载控制系统(L)分别与充电次级(M)、电力转换装置(P)、驱动电机(K)、用户身份系统(N)及车载充电计数器(O)双向连通,用户身份系统(N)和车载充电计数器(O)双向连通,电力转换装置(P)与车载蓄电池(Q)双向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于上下坡的在线充电及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速元件(D)为光学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压阻传感器、激光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当测速元件(D)为压电传感器时,压电传感器向基站蓄电池(C)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于上下坡的在线充电及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初级(E)包括上坡坡面充电初级和下坡坡面充电初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于上下坡的在线充电及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系统与车载系统通过充电初级(E)和充电次级(M)相互作用,传递能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于上下坡的在线充电及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系统与车载系统采用接触或非接触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98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