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永磁筒式磁选机用槽体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9709.3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7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冯泉;韩跃新;姜磊;袁致涛;张宪伟;郭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矿山机械有限公司矿山机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10 | 分类号: | B03C1/1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14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永磁 磁选 机用槽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磁选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永磁筒式磁选机用槽体。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磁选分离设备是矿山铁金属选别过程中的重要分离设备,目前矿山使用的磁选分离设备从结构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盘式磁选,另一种是筒式磁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提高生产效率,大型磁选分离设备日趋大型化,以及针对磁选作业环境所设计的专业磁选机性能也在不断完善。针对高效永磁筒式磁选机选别作业的要求,需要在扫选区有较深的磁场作用深度梯度高,以此来保证其在大流量的条件下完成对强磁性矿物的完全回收,而目前市场上永磁筒式磁选机用槽体,由于自身结构还存在缺陷,如:针对高效永磁筒式磁选机选别作业的要求,矿浆通过量在800m3~1200m3/h,对应设备的大包角、长选别带的特性,配置高溢流堰来增加矿浆的停留时间;同时在选别作业中精矿夹杂较为明显,需要对夹杂现象进行处理,减少夹杂提高精矿品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粗颗粒排出孔及精矿喷淋装置的高效永磁筒式磁选机用槽体。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一侧面上部带给矿进口和底部带尾矿出口且与高效永磁筒对应设置的槽体,该槽体为半逆流形式,其特征是:在槽体内的底面设置有与给矿进口相连通的矿入口,与给矿进口同侧的槽体内斜坡面上设置有与尾矿出口相连通的溢流口,在溢流口下部的槽体内还设置有与尾矿出口相连通的粗颗粒排出孔;与给矿进口相对侧面的槽体斜坡面上部还设置有精矿出口,在精矿出口与溢流口水平面之间的槽体内斜坡面上均匀分布有直接喷射到高效永磁筒上的喷淋装置。
本发明为在磁选过程中消除精矿夹杂现象,则在精矿出口与溢流口水平面之间的槽体内斜坡面上均匀分布有直接喷射到高效永磁筒上的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由不导磁不锈钢管及喷嘴组成,喷淋作业具有清洗压力并沿轴向方向均匀喷淋。
本发明还包括槽体底部与溢流口之间垂直的溢流堰高度范围在180~250毫米。
本发明的槽体所对应设置的永磁圆筒的磁包角在120°~140°之间。
本发明的结构为半逆流形式,矿浆通过能力在800m3~1200m3/h,可以完全满足磁选作业大流量的要求,同时针对作业特点进行了特殊设计。
本槽体由奥氏体不导磁不锈钢焊接而成。卸矿区域前端设有喷淋装置,由不导磁不锈钢管和喷嘴组成,工作时管内通入0.1MPa~0.2MPa的高压水,高压水经由喷嘴射出,沿轴向方向均匀的对精矿进行冲洗,以实现减轻精矿夹杂的现象。
槽体的溢流堰高度H和选别带包角α的选择是根据与之配合的永磁圆筒磁系包角来设计的。永磁圆筒的磁包角在120°~140°之间,与之配合的槽体溢流堰高度在180~250mm选别带包角在70°~90°之间。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即溢流堰高,选别带长,可延长分选时间。并具有粗颗粒优先排出孔,可有效防止槽体堵矿现象发生。在卸矿区域设置喷淋管,去除精矿夹杂,提高精矿品位。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等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并通过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发明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由图1-2所示,图中的1为一侧面上部带给矿进口4和底部带尾矿出口7且与高效永磁筒2对应设置的槽体1,该槽体1由奥氏体不导磁不锈钢焊接而成,形式为半逆流形式;在槽体内的底面设置有与给矿进口4相连通的矿入口8,与给矿进口同侧的槽体内斜坡面上设置有与尾矿出口相连通的溢流口5,在溢流口下部的槽体内还设置有与尾矿出口7相连通的粗颗粒排出孔6;与给矿进口相对侧面的槽体斜坡面上部还设置有精矿出口11。另外,图中的3为永磁圆筒内的磁系。
溢流堰高度范围在180mm~250mm,永磁圆筒的磁包角在120°~140°之间,选别带包角为70°~110°,矿浆通过能力为800m3~1200m3/h,处理矿浆的适用浓度为10%~40%,选别粒度为0mm~3mm。选别溢流口下方设置粗颗粒优先排出孔,大颗粒优先由此排出,避免槽体底部堵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矿山机械有限公司矿山机械分公司,未经沈阳矿山机械有限公司矿山机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9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