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艾灸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9697.4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家芝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江苏省宿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理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中医诊疗方法。但是目前用于艾灸的艾灸器通常是用木制或竹制的一些简单器具,存在辐射面小、易烫伤皮肤、操作不便等缺点,且现有艾灸器无法调节与皮肤之间距离,尤其是不能有效作用于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艾条燃烧一段时间后,燃烧的艾条一头会形成类似毛笔头的尖头,艾条尖头部分温度低,艾条四周与空气接触面较大,燃烧充分温度较高,热量损失比较严重,不利于艾灸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研究设计了一种多功能艾灸器,目的在于克服艾灸器辐射面小、易烫伤皮肤、操作不便、热量损失比较大、艾灸效果比较差等缺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多功能艾灸器,其特征在于:艾灸器由罩壳,设置在罩壳内部的钢丝网面、设置在罩壳顶部的艾条插孔、设置在罩壳后侧部位的挡热板和与艾灸器连接的立体支架构成;所述钢丝网面为60-100目;所述钢丝网面表面为外弧形;所述艾条插孔个数为1~8个;各艾条插孔之间的间距为2-8厘米;挡热板与罩壳顶部可以以铰链方式连接;所述立体支架通过设置在艾灸器一侧的连接轴与艾灸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艾灸器辐射面大,操作简便,能有效作用于身体各个部位,方便调节艾灸器与身体之间距离,热量损失较小,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后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左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3所示,艾条插孔2设置在罩壳1顶部,钢丝网面3设置在罩壳1内部,与罩壳1的顶部及侧面相连。艾条插孔之间的间距为2-8厘米,其数量可以根据艾灸器大小设置,但至少为1个。
如图2所示,挡热板4设置在罩壳1后侧,与罩壳1顶部及两个侧面连接,可以与罩壳1顶部以铰链的方式连接,便于活动开启。与挡热板4连接的罩壳1的顶部位置可设置一连接机构(未提供图示),与立体支架连接。
如图4所示,外罩1侧面为弧形结构。
图5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工作过程:
将艾条点燃垂直插入艾条插孔2内,艾条初始燃点距离钢丝网面3弧线切面约1厘米左右,可以作用于身体包括凸面在内的大部分位置,当艾条继续燃烧时,可将艾条续入插孔2以保证艾灸效果。另外也可以将艾灸器正面弧面面积较大一面正对艾灸部位,可以作用于身体面积较大的部位,此时可以根据使用者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关闭活动的挡热板4,艾灸处的皮肤距离灸具头部约5-10厘米,以人感觉舒适为宜。与艾灸器连接的立体支架可直接从市场上采购或定做,为现有技术,工作方式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家芝,未经王家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96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