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29596.7 申请日: 2010-03-19
公开(公告)号: CN101780154A 公开(公告)日: 2010-07-21
发明(设计)人: 张明;李斌;王一飞;周敏;顾荻青;周蓉;徐文彬;徐蓉;李福伦;范斌;陈洁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704 分类号: A61K36/704;A61P19/02;A61P19/06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代理人: 许亦琳;余明伟
地址: 200437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防治 痛风 关节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和天然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后期常累及肾脏而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盐性肾结石的形成。近年来,我国痛风发病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1980年方圻等在北京、上海、广州502名成年人中进行的调查没有发现一例痛风;1997-1998年,戴生明等在上海市杨浦区调查发现痛风的发病率为0.22%;2002年,史方等报道这一数字已达0.28%。

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迅速而有效地缓解其急性发作;二是降低血尿酸,预防其反复发作。现代医学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主要有三类药物: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虽然临床疗效可靠,但长期应用有较大毒副作用。秋水仙碱常有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大剂量应用时可以引起骨髓抑制、肝细胞破坏以及神经系统的毒性,而且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很容易发生毒副反应。至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良好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的药物。传统的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使前列腺素(PGs)的生成减少,从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但其无选择性抑制COX-1和COX-2的活性,因此,消化道不良反应较多见。1999年相继上市的塞来昔布和罗非昔布等昔布类(coxibs)药物能够特异性地抑制COX-2,而对COX-1的活性没有影响或很少影响,临床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与传统的NSAIDs相比,其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然而,由于罗非昔布有严重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包括心脏病发作和心肌梗死),默克公司于2004年主动将罗非昔布撤出市场。新的临床数据显示其他昔布类药物也有此类反应,辉瑞公司的伐地昔布也已被FDA要求撤出市场。至于糖皮质激素,其易引起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代谢紊乱、免疫抑制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已是众所周知,仅在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或产生不良反应或有较重的全身症状才考虑使用,在临床上不作为一线首选药物。在痛风性关节炎的缓解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血尿酸,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有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两大类药物,前者以别嘌呤醇为代表,后者以苯溴马隆为代表。两者都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但都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如两者都有可能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别嘌呤醇有可能引起致命的剥脱性皮炎,苯溴马隆则可能引发合并肾结石的患者发生肾绞痛等。

由于痛风目前来说是非根治性疾病,有可能终生都反复发作,因此本病的防治是一个长期乃至终身性的过程,而上述药物的缺点都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长期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具有明显治疗和预防作用的中药配伍处方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含有下列重量份的生药组分:

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  9~15

苍术(Rhizoma Atractylodis)                       6~9

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             12~15

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              15~30

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              9~12

羌活(Rhizoma Notopterygii)                       6~9

虎杖(Reynoutria japonica Houtt.)                 15~30

独活(Araliafargesii Franch)                      6~9

猪苓(Polyporus)                                  12~15

生甘草(Radix Glycyrrhizae)                       9~12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中药提取物,为以上述中药组合物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制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9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