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导构件和发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8954.2 | 申请日: | 201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2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高锦隆;魏瑞理;陈育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锦隆;魏瑞理;陈育卿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南港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件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导构件和发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发光效能,并可控制输出光的聚集方向的光导构件和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发光装置上,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例如增加亮度、均匀发光、或将光线以最小的损失自光源处传送至某处,通常会设置一光导构件。
举例而言,在液晶显示器的应用上,其通常使用导光板作为光导构件,以用于导引并调整光的路径,进而提供液晶显示器一均匀分布的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导构件和发光装置,其可改善发光效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导构件和发光装置,其可控制输出光的聚集方向。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导构件,其包含条状本体,而条状本体包含一内凹弧形的入光面、两外凸弧面分别耦接于内凹弧形的入光面的侧边、以及一出光面邻接于两外凸弧面。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包含基座、位于基座上的发光元件、以及至少一上述光导构件,其中光导构件遮覆于发光元件。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导构件10a的立体图式;
图1B为沿图1A所示的A-A’剖面线所得的光导构件10a的剖面侧视图;
图2A和图2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导构件的剖面侧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装置的剖面侧视图;
图4A和图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导构件分别由正面和底面所显示的立体图式;
图4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导构件的正面俯视图;
图4D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装置的剖面侧视图;
图4E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装置的立体图式;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导构件的正面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4:入光面; 16a、16b:外凸弧面;
18:出光面; 20a~20h:平面;
22、22’:支撑件; 24、24’、24”:固定支脚;
26:平面底部; 28:内凹弧面;
30a、30b、30c:发光装置; 32:基座;
34:发光元件; A-A’、D-D’:剖面线;
B-B’:对称面; θ:夹角;
C:接合处;
10a、10b、10c、10d、10e:光导构件;
12a、12b、12c、12d、12e、12e’:条状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列举一些实施例详述如下,其中相同的数字符号表示相同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而所附的相关附图所示并未依据实际比例绘制,其作用仅在于表达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当以下说明表示一元件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时,其可表示此元件为直接位于另一元件的上面或可存有中间元件;同样地,当表示一元件为耦接至另一元件时,其可表示此元件为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或可存有中间元件。反之,当表示一元件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一元件直接耦接至另一元件时,则表示其间没有中间元件。
以下提出许多具体细节,例如特定结构、成分、材料、尺寸、制程步骤及技术,以用于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内可做各种的修改及变化,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将不受限于构成组件的数量、材料、形状及相关配置等,且所揭示的实施例仅为范例而已。为了避免模糊本发明的焦点,所熟知的结构或制程步骤并未加以详述,但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
首先,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导构件10a的立体图式,而图1B为沿图1A所示的A-A’剖面线所得的光导构件10a的剖面侧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光导构件10a包含长度延伸方向L-L’为直线的条状本体12a,而所谓“长度延伸方向”指条状本体12a的走向。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条状本体12a包含内凹弧形的入光面14、两外凸弧面16a和16b分别耦接于内凹弧形的入光面14的侧边、以及出光面18邻接于两外凸弧面16a和16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锦隆;魏瑞理;陈育卿,未经高锦隆;魏瑞理;陈育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8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反应炉的集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水冷系统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