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钢板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28067.5 | 申请日: | 2010-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1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苏茂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埼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2/284 | 分类号: | E04C2/284;B32B3/30;B32B5/18;B32B15/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关于复合钢板,尤指一种夹层是由玻璃发泡或发泡玻璃制成,并得以胶合材料涂布于上层板下侧或夹层上侧,以将上层板或夹层结合为一体;或若设有下层板,于前述涂布胶合材料的动作,可同时以胶合材料涂布于下层板上侧或夹层下侧,以将下层板或夹层结合为一体;即产生由上层板与夹层结合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或将上层板、夹层与下层板结合形成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
背景技术
按目前市售的复合钢板,大部分均是于钢板内侧设有发泡料层,该种发泡材层均是由EVA材料添加部分耐燃材料,于钢板成型时,同时发泡与成型,而将钢板与发泡层结合为一体,虽然制造效率非常高,但是因为前述的发泡材,遇到高温就会产生黑色浓烟与有毒气体,危害使用者性命,并危害环境。
为此,本发明者,积十数年金属建筑与建材的设计与建造经验,乃针对目前金属建材的耐燃问题,加以研究,发明本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以玻璃发泡;或发泡玻璃制成复合钢板的夹层,并利用该种夹层具有耐燃,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优点,让钢板真正成为绿色建材,遇到高温亦不易燃烧,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复合钢板,设上层板,此上层板可为钢板;或玻璃板,若是钢板则可设一个或多数个峰部;或为平板形,亦即,上层板若为钢板,则其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
本发明的复合钢板,设夹层,是为由玻璃发泡或发泡玻璃制成,具有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优点,夹层由多数个单元组合而成。
本发明的复合钢板,得设下层板或不设下层板亦可,若设置下层板,则下层板可以为钢板或玻璃板,若为钢板可设一个或多数个小峰部;或平板状。
本发明的复合钢板,是以胶合材料涂布于上层板下侧或夹层上侧,以将上层板或夹层结合为一体;或若设有下层板,于前述涂布胶合材料的动作,可同时以胶合材料涂布于下层板上侧或夹层下侧,以将下层板或夹层结合为一体;即产生由上层板与夹层结合结合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或将上层板、夹层与下层板结合形成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该种夹层具有耐燃,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优点,让钢板真正成为绿色建材,具备防火耐燃的性能,遇到高温亦不易燃烧,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钢板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夹层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组合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组合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组合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组合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组合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上层板1、 峰部10、 凹槽11、
平面12;
夹层2、 单元20、 峰部21、
平面22、 结合部23、24;
下层板3。
具体实施方式
如此,为使贵审查员可充分了解本发明,兹依附图式解说如下:
如图1及2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一),包含:
上层板1,为由钢板构成,该钢板可设一个或多数个峰部10,相对的,于峰部10内侧则形成一凹槽11,及钢板并设一个或多数个平面12。
夹层2,为由玻璃发泡或发泡玻璃制成,具有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优点,夹层2由多数个单元20组合而成,夹层并可以配合前述上层板1的凹槽11及平面12而设有峰部21及平面22。
下层板3,可以为钢板,且可设一个或多数个小峰部;或平板状。
如此,本发明以胶合材料涂布于前述上层板1的下侧或夹层2的上侧,以将上层板1或夹层2结合为一体;同时以胶合材料涂布于下层板3的上侧或夹层2的下侧,以将下层板3或夹层2结合为一体;即产生由上层板1、夹层2与下层板3结合为一体而具备防火耐燃的复合钢板。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二),包含:
上层板1,为由钢板构成,该钢板可设一个或多数个峰部10,相对的,于峰部10内侧则形成一凹槽11,及钢板并设一个或多数个平面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埼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佳埼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80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