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对旋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7708.5 | 申请日: | 2010-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2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森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141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对旋轮,它利用2组轮胎的挤压,可将添加在轮胎里的液体的重量转换为机械能,处使2组轮胎产生对旋运动,属发动机领域,可用于驱动发电机发电或驱动其它机械运转.
背景技术
目前,还没有利用2组轮胎的挤压,就可以将添加在轮胎里的液体的重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械转换装置,只有利用液体的重力势能压动水轮运转的水轮机,存在的问题是:水的用量比较大,水电站的构造比较复杂,并且还要受到干旱缺水等自然条件的制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将液体的重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械转换装置在运行时存在的水的用量比较大,水电站的构造比较复杂,并且还要受到干旱缺水等自然条件的制约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对旋轮,该自动对旋轮不仅能驱动发电机运转,而且,添加在轮胎里的液体的液体的用量比较少,结构简洁,不怕干旱,不怕冰冻,可以通过对2组轮胎中心距离远近的调节,实现对自动对旋轮输出功率大小的调节,还可以实现自动对旋轮所驱动设备的零排放、零污染的目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箱体内,通过轴承杯和轴承装配有2个传动轴,在传动轴上,装配有轮毂和轮胎,并在轮胎内充填液体,利用2个传动轴中心距离的限定,使2组平行装配的轮胎在接触线部位被压瘪,迫使压瘪部位的液体的重量比对应一侧的重量要缺少一部分,在添加在轮胎里的液体的重量的作用下,使左侧轮胎产生按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使右侧的轮胎产生按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导致2组轮胎不能保持平衡而产生自动对旋转动,从而将添加在轮胎里的液体的重量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发电或驱动其它机械运转,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依靠轮胎是柔性的可被压瘪这一特征,将添加在轮胎里的被压瘪部位的液体挤压到轮胎未变形的圆环部位,导致2组轮胎不能保持平衡,迫使两组轮胎产生自动对旋转动,驱动发电机发电,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中:1.轮胎,2.液体,3.盖,4.轴承,5.轮毂,6.箱体,7.轴承杯,8.传动轴,9.气门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在箱体(6)内,通过轴承杯(7)和轴承(4)装配有2个传动轴(8),在传动轴(8)上,顺序装配有轮毂(5)和轮胎(1),轮胎(1)的外胎的结构是与汽车的外胎相同或相接近的,对它的要求是线层比较少,厚度特别薄,以便于轮胎(1)能够轻松的被压瘪.降低轮胎在被压瘪时所产生的阻力,在轮胎(1)内通过气门嘴(9)充填有液体(2),液体(2)可以选用水、防冻液,也可以选用密度较大的液体,如盐水、水银等,使自动对旋轮在夏季和冬季都能顺利运转,2个传动轴(8)的中心距是根据轮胎(1)被压瘪的轮廓线决定的,即轮胎(1)的外胎的厚度特别薄时,尽可能的缩小中心距,以增大轮胎(1)的压瘪量,提高液体(2)的重量的利用率.2组平行装配的轮胎(1)是在接触线部位被压瘪的,并迫使压瘪部位的液体(2)的重量比对应一侧的重量要缺少一部分,使左侧轮胎(1)产生按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使右侧的轮胎(1)产生按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导致2组轮胎(1)不能保持平衡,处使两组轮胎(1)产生自动对旋转动.当外部条件需要对自动对旋轮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时,可以通过对2组轮胎中心距离远近的调节,实现对自动对旋轮输出功率大小的调节。
自动对旋轮的工作原理,可通过按图1所示参数经过计算做进一部说明,两组轮胎(1)被压瘪后,压瘪部位的容积缩小,缩小量占轮胎圆球环体形容积的10%,即2.4674Dd2(圆球环体体积计算公式)×10%=2.4674×2×0.22×10%=0.0197392m3,压瘪后缩小的重量是:0.0197392m3×13.6(轮胎内添加液体-水银密度)=0.268453吨=268.453公斤,单个内胎被压瘪部分的重量是268公斤,被压瘪部分的容积所缺失的重力矩就是268×1=268公斤米,由于左侧轮胎的固定转动轴右侧重力矩要比固定转动轴左侧重力矩少268公斤米,左侧轮胎就会产生按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同理,右侧轮胎就会产生按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导致2组轮胎不能保持平衡而产生对旋转动,驱动发电机或其它设备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森,未经李树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77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