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超磁致伸缩驱动的振动给料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27673.5 | 申请日: | 201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9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段吉安;邓圭玲;葛志旗;彭志勇;谢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G27/24 | 分类号: | B65G27/24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超磁致 伸缩 驱动 振动 料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给料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驱动的振动给料器。
背景技术
振动送料器(或称给料器、供料器等)是自动加工与装配系统中的一种常用送料设备。由于整列定向性能优良,送料效率高,通用性好,因而应用广泛。目前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送料器大多以电磁铁作为振动源,此类送料器噪音高,耗能多,体积大,而超磁致伸缩驱动工作噪音小,速度响应快,耗能少效率高。现在提出的另一种压电振动送料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噪音小,速度易于调节等优点,但压电材料伸缩应变量小,压电材料易老化,而超磁致伸缩材料伸缩应变大,材料耐用。日本最早研制出了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作为振动源的压电式振动送料装置,杨志刚教授研制了一种新型压电振动送料器。现有的送料器的主要结构如下:
1、中国专利(专利号200420121721.X)提出了一种电磁振动给料器,结构如图1所示,由料斗1,隔磁板2,衔铁4,振动钢板组成的弹性支撑片5,电磁铁6,梯形块7,底盘8等组成。接通电源时,电磁铁6产生吸力吸引衔铁4,使料斗1偏离平衡位置向下移动,并迫使振动弹簧5产生弹性变形,料斗1绕中心线做同步扭转。当电磁铁吸力减小时,振动弹簧5利用储存的弹性变形能迫使料斗1急剧改变运动方向,并且超越原来的静平衡位置达到某一上限。如此循环往复即形成高频微幅振动。该结构缺点是噪音大,耗能多,输送速度低,稳定性较差。
2、中国专利(专利号200610017064.8)提出了一种新型压电给料器,结构图如图2所示,由料盘底座10,弹性支撑片5,梯形块7,压电元件固定座11,压电元件12,传振杆13,弹性调整片14,底座8,橡胶底脚9等组成。当给压电元件5施加交流电压使之弯曲振动时,其振动通过传振杆13传递给弹性调整片14,同时拉动料盘底座1上下运动,并迫使底座8上均布的多个弹性支撑片5弹性变形而形成绕中心轴线扭转的同步振动,由此在支撑盘表面形成了上下与扭转的复合振动,构成了驱动物料移动的能力。该结构缺点是振动力小,振动位移较小,压电材料易老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力大,响应快,输送速度快且调节方便,振动位移大,工作噪音小,系统工作平稳,使用寿命长的基于超磁致伸缩驱动的振动给料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超磁致伸缩驱动的振动给料器,底座上均匀固定连接多个梯形块,多个弹性支撑片两端分别与料盘底座和梯形块固定连接,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顶杆与柔性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的柔性机构与所述的料盘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超磁致伸缩驱动器与所述的底座8固定连接。
所述的弹性支撑片与水平面成60~90度角。
所述的柔性机构为柔性连接件。
所述的柔性机构为薄片板弹簧,其形状是矩形、圆片形、Y字形或十字形。
所述的底座上周边均匀固定连接个所述的梯形块,两个所述的弹性支撑片相互平行。
所述的底座下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底脚。
其工作原理是:当超磁致伸缩驱动器接通电源,超磁致伸缩棒伸缩变化上下振动时,其振动带动柔性机构,柔性机构带动料盘底座上下振动,并迫使底座上均匀分布的弹性支撑片发生弹性变形,而形成绕中心轴线扭转的同步振动,于是在料盘底座表面形成了上下与扭转的复合振动,构成了驱动物料移动的能力。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驱动力大,响应快,输送速度快且调节方便,振动位移大,工作噪音小,系统工作平稳。
2、本装置采用超磁致伸缩材料作为驱动材料,较压电材料寿命长。
3、本装置采用弹性支撑片支撑料盘底座,这种结构使驱动器不再承受料盘及物料压力,只用于产生振动,从而消除了料盘和物料对柔性机构及驱动器的压力,增加了弹性元件及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专利号200420121721.X的电磁振动给料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专利号200610017064.8的压电振动给料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f)是本发明的柔性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图。
图8(a)~图8(d)是薄片板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76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机顶盒实现语音复读的方法
- 下一篇:血液分析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