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苯酚三聚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27175.0 申请日: 2010-02-22
公开(公告)号: CN101875601A 公开(公告)日: 2010-11-03
发明(设计)人: 朱伟明;庄以彬;洪葵;卢圳域;张志华;林海鹏;王乂;刘培培;付鹏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C43/23 分类号: C07C43/23;C07C43/215;C07C43/205;C12P7/00;C12P7/22;C12N1/14;A61K31/09;A61P35/00;C12R1/8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03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甲苯 三聚体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苯酚三聚体类化合物以及用扩张青霉菌091006(Penicillium expansum 091006,保藏编号是:CCTCC M 2010022)制备甲苯酚三聚体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该类化合物在制备细胞增殖抑制剂或抗肿瘤剂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关于甲苯酚三聚体类化合物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有研究者在2007年报道了新颖的甲苯酚二聚体,他们是从昆虫致病性真菌Cordyceps sp.BCC 1861分到该类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细胞毒和抗病毒活性(Rukachaisirikul,V;Kaeobamrung,J;Panwiriyarat,W;Saitai,P;Sukpondma,Y;Phongpaichit,S;Sakayaroj,J.New Diphenyl Ethers from the Insect Pathogenic Fungus Cordyceps sp.BCC 1861.Chem.Pharm.Bull.2007,55(2):304-307)。而关于甲苯酚三聚体及其生物活性未见任何报道。本发明人研究发现扩张青霉菌091006(Penicillium expansum 091006,保藏编号是:CCTCC M 2010022)的液体发酵产物经超声破碎后的粗提物有很好的细胞周期抑制活性,遂对其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了6个新的甲苯酚三聚体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目前尚未见任何对这6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报道,因此市场上也尚未见有与此有关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独特的具有细胞增值抑制以及直接杀伤癌细胞等抗肿瘤活性的新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类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新化合物在制备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剂或抗肿瘤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首次从发酵物中发现了结构新颖的甲苯酚三聚体类化合物,如式I、式II、式III所示:

其结构特征是:式I、式II、式III化合物的基本骨架为甲苯酚三聚体,其中R1为氢、烃基、酰基,R2、R3为氢、烃基、氨基、羟基、烷氧基、酰氧基或酰氨基。

优选的本发明化合物是所述的式I化合物1~4及式II化合物5、6的R1、R2均为氢,R3分别为:

上述发明中最优选的化合物是由红树植物(海漆)共生真菌—扩张青霉091006(Penicillium expansum091006)的液体发酵物经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石油醚-氯仿、氯仿-甲醇为溶剂进行梯度洗脱。氯仿-甲醇98∶2的洗脱物,再经Sephadex LH-20(氯仿-甲醇1∶1),再经制备HPLC,以甲醇-水85∶15洗脱分别得到化合物1~6。

本发明采用MTT法测试了式I、式II化合物对HL-60、和A549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实验证实,式I、式II化合物对HL-60肿瘤细胞有较好的增殖抑制作用,对A549也有一定增殖抑制作用。

因此本发明的式I、式II、式III化合物可用作细胞增殖抑制剂或肿瘤细胞杀伤剂。

式I、式II、式III化合物与各种药物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或辅料配伍,可制成抗肿瘤药物,用于肿瘤的治疗。

式I、式II、式III化合物还可作为抑制细胞增殖的低分子生物探针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作为探针应用时,式I、式II、式III化合物可溶于甲醇、水或含水甲醇中,也可溶于二甲基亚砜的含水溶液中加以应用。

本发明的式I、式II、式III化合物可通过微生物发酵培养,然后从发酵物中分离纯化而得到;也可由上述优选化合物经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化学修饰方法合成获得。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经发酵微生物制取本发明式I、式II、式III化合物的方法可采用其它任何能生产该类化合物的微生物,只要能生产该类化合物的微生物均可作为生产菌用于制备式I、式II、式III化合物。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列举了利用扩张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091006制备本发明式I、式II、式III的优选化合物的实例,但本发明制备的新化合物不只局限于本实施例中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实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7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