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塑料容器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7115.9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3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佛罗里恩·史密特;弗兰克·温青格尔;克里斯汀·卫特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30 | 分类号: | B29C49/30;B29C49/56;B29L22/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德国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塑料容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产塑料容器的设备和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将塑料预成型 件模制成塑料容器的设备。
背景技术
已经从现有技术知道这种设备很长一段时间。在吹塑成型的环境下,使 一般由PET制成的塑料预成型件膨胀成塑料容器,是常用技术手段。为此, 将塑料预成型件引入吹塑模具并使其向吹塑模具的内壁膨胀。
在该过程中,一般,侧面部分或模具部分绕预成型件闭合,并通过增设 底部部分,使吹塑模具在底部闭合。其后,施加加压空气,且以该方式启动 预成型件的膨胀。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各种引导凸轮移动单独的零件, 亦即,移动模具部分或移动底部部分。出于该原因,有时仅仅为了闭合对应 的吹塑模具,这种机器具有四个或更多引导凸轮。此外,在实际膨胀过程期 间,需要锁紧已经闭合的吹塑模具,且经常这种锁紧机构在设计上非常复杂。
DE 10 2007 022 638 A1描述了一种用于吹塑成型容器的设备。在该设备 中,一个模具载体保持固定,而通过支撑结构以枢转的方式保持其它模具载 体,且底部部分相对于两个模具载体可移动地布置,同时底部部分具有与模 具载体相关的移动路径,其包括在吹塑成型过程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构件和 相对于长度方向横向延伸的构件。然而,用于将底部部分移动至吹塑模具该 步骤相对复杂。
还从EP 1 789 247 B1知道一种用于吹塑成型容器的设备,且同样地两模 具载体和底部部分配置成机械地定位,且模具载体和底部部分通过公共机械 驱动单元始终彼此联接。
DE 100 271 1A1描述了一种吹塑模具和用于闭合该吹塑模具的方法。其 中,两个半模由连接轴枢转地彼此连接。设置有闭合单元,以便闭合两个半 模。
US 2008/0254161 A1描述了一种用于生产热塑性容器的模具设备。其中, 设置有可在轴向上移动的吹塑喷嘴,吹塑模具由两个半模组成并由倾斜缘包 围。吹塑喷嘴本身具有锁紧闭合的吹塑模具上部的相应包围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塑料预成型件模制成塑料容器的设备, 在操作方面,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更简单的设计。此外,另一目的在于, 改进用于吹塑模具的锁紧机构。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主题实现。有利实施例和进一步 改良则是其它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用于将塑料预成型件模制成塑料容器的设备,包括至少一 个吹塑模具,其中所述设备具有闭合元件,所述闭合元件彼此协同操作以便 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转换吹塑模具,其中吹塑模具形成有腔体,在所 述腔体中,可将塑料预成型件膨胀成塑料容器。本文中,闭合元件包括至少 一个第一模具部分和一个第二模具部分,其中第一模具部分和第二模具部分 可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移动。另外,闭合元件具有底部部 分,所述底部部分可相对于模具部分移动,以便在一个方向上闭合腔体。根 据本发明,底部部分或底部部分的移动,在吹塑模具的闭合状态下,启动至 少模具部分的闭合和/或模具部分的锁紧。
在现有技术中,模具部分的移动和底部部分的移动一般由独立的凸轮驱 动。如果模具部分和底部部分的移动之间关联,那么一般驱动模具部分,且 模具部分的移动将通过该关联还引起底部部分的移动。在上述背景下,现在 第一变型建议,首先驱动底部部分,并借助于该驱动,实现模具部分的闭合 和/或锁紧。在该背景下,本发明利用该事实,与(两个)模具部分的移动相比, 可在机械上以更简单的方式借助于引导凸轮驱动底部部分的移动。
底部部分理解成,意指在吹塑模具的闭合状态的在容器底部的方向上限 定腔体的部分。更具体地说,容器口部所处的吹塑模具的位置与底部部分所 处位置相对。
模具部分在吹塑模具的闭合状态下沿其圆周方向包围容器。模具部分优 选地在圆周方向上完全地包围容器,且尤其优选地相对于彼此对称地形成。
优选地,底部部分在闭合状态下将两个模具部分锁紧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71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