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硫氰酸荧光素掺杂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26494.X | 申请日: | 201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5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谢春娟;吴明红;尹东光;李剑;张礼;刘斌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氰酸 荧光 掺杂 二氧化硅 纳米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异硫氰酸荧光素掺杂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该荧光纳米粒子是异硫氰酸荧光素通过其分子中的活性官能团异硫氰基与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分子的氨基发生加成反应形成schiff碱;然后在氨水作用下,该schiff碱与正硅酸乙酯共水解之后发生聚合反应而形成的核壳型纳米纳米粒子,其结构式为:
2.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硫氰酸荧光素掺杂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FITC与APTMS反应制得前驱体FITC-APTMS;
b.将环己烷、Triton X-100、正己醇按4∶1∶1~5∶1∶1的体积比混和形成混合液,再将该混合液与去离子水按60∶1~50∶1的体积比混合形成清澈透明的微乳液;
c.将步骤a所得前驱体FITC-APTMS加入上述微乳液中,充分搅拌混匀,并控制前驱体与微乳液的质量比为1∶8~1∶10,充分搅拌混匀,加入正硅酸乙酯,其与前驱体的用量体积比为1∶10~2∶10,然后加入氨水,其与正硅酸乙酯体积比为3∶5~1∶5,室温避光磁力搅拌反应24小时后加入丙酮破乳,再用无水乙醇和超纯水交替离心、洗涤,得到纯的FITC-APTMS/SiO2核壳型荧光纳米粒子,最后将该荧光纳米粒子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64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