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蓬子籽油的提取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26467.2 | 申请日: | 201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珍;陈伟洲;徐景燕;谢松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C11B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 地址: | 515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蓬子籽油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波辅助方法对含油脂的物料进行提取,尤其是一种利用超声波辅助方法从海蓬子种子中提取籽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蓬子属于藜科(Chenopodiaceae)盐角草属(Salicornia)的无叶、茎肉质化的真盐生植物,俗称海芦笋、海虫草等。有比吉洛氏海蓬子和欧洲海蓬子等品种。比吉洛氏海蓬子又称北美海蓬子,原产美国西部海滨,后经亚里桑那大学培育和改良,其抗盐能力很强,可以用海水直接灌溉,主要作为蔬菜和油料作物使用。比吉洛氏海蓬子在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已经引种成功并大面积种植。海蓬子在大田中的生物产量已达到16500~19500kg/hm2,产种量达1800~2250kg/hm2。海蓬子种子细小,呈浅褐色,无毒,种子油脂含量达26%~33%,超过大豆和其他淡水灌溉的油料作物。海蓬子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到89.77%,其中亚油酸为73.63%,油酸为12.89%、亚麻酸为2.58%,组成类似红花油。亚油酸、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但又不能在体内自行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参与磷脂、前列腺素、阻止血小板凝聚的物质等高活性物质的合成,有明显降低血压、血胆固醇含量,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防止血栓形成,并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功效,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冠心病。另外亚油酸以磷脂形式存在线粒体和细胞膜中,故能帮助肌肤吸收营养成分,增加皮肤的弹性、光泽,滋润肌肤,改善或消除皮肤皱纹,延缓肌肤衰老。因此,海蓬子籽油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可制成高级食用油,也可作为美容护肤品和保健品的理想原料。
目前国内和国际上对海蓬子籽油的提取大部分采用机械压榨法,也有采用水酶法进行提取,现有的此两种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机械压榨方法因机械处理过程对植物细胞破坏程度有限而使海蓬子油提取率不高,仅达21-24%;而水酶法籽油提取率可提高到29%-35%,但提取工艺复杂,原料处理时间长,需进行长时间蒸煮与酶解,且需要长时间高温加热,要在80-100℃的温度下加热20-50分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籽油提取率高且在提取过程中其不饱和脂肪酸不容易氧化变质的海蓬子籽油的提取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海蓬子籽油的提取方法,采用如下方法步骤:
A.取干燥的海蓬子籽粒,经过粉碎后装入容器中;
B.加入萃取溶剂,在料液比为1∶12、超声功率为200W、温度为30℃条件下超声提取30分钟,所述的料液比,“料”是指粉碎后的海蓬子,以克为计量单位,“液”是指萃取溶剂,以毫升为计量单位;
C.将萃取物进行抽滤,接着对滤液进行真空浓缩,回收萃取溶剂,从而得到海蓬子籽油。
在步骤A中,海蓬子籽粒的粉碎度在50-60目之间。
在步骤B中,所加入的萃取溶剂是沸程为30-60℃的石油醚。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海蓬子籽油进行提取,其提取得率为22.38%,提取率高达85%,所提取的籽油中亚油酸的比率为70.62%、亚麻酸为2.93%,其它脂肪酸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如表1所示,可见籽油提取率远高于现有提取方法的提取率。此外,本发明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海蓬子籽油的提取速度,提取时间短仅需30分钟,并且不用加热,这些都有利于防止提取过程原料中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的氧化变质。所提取的籽油精制后清亮透明,呈淡黄色,经测定油的POV为4.29mmol/kg。具有提取率高和有效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的氧化变质的有益效果。
表1 海蓬子籽油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大学,未经汕头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64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