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模块以及照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26405.1 | 申请日: | 2010-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2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辛嘉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4/00;F21V17/00;F21V1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模块 以及 照明 装置 | ||
1.一种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承载器,具有多个容纳凹槽;
一发光二极管阵列,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承载器上并与该承载器电性连接,其中各该发光二极管分别位于各该容纳凹槽内,且各该发光二极管适于发出一光源;以及
多个波长转换元件,各该波长转换元件枢设于该承载器上,各该波长转换元件相对于各该发光二极管适于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中,当各该波长转换元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各该波长转换元件将各该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光源的一部份转换成另一波长的光源并与各该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剩余光源混合而发出一白光,当各该波长转换元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各该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光源朝外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源包括紫外光或可见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旋转组件,分别枢设于该承载器上,各该波长转换元件通过该旋转组件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透明基板,配置于该发光二极管阵列的该承载器上,其中该透明基板位于该承载器与这些波长转换元件及该旋转组件之间,且覆盖这些发光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透明基板包括玻璃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透镜,分别位于这些波长转换元件上,其中当这些波长转换元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这些透镜分别对应这些容纳凹槽内的这些发光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组件的材质包括金属。
8.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背板;
一活动式基板,适于在一第三位置与一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一光源模块,配置于该活动式基板上,该光源模块包括:
一承载器,具有多个容纳凹槽;
一发光二极管阵列,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承载器上并与该承载器电性连接,其中各该发光二极管分别位于各该容纳凹槽内,且各该发光二极管适于发出一光源;以及
多个波长转换元件,各该波长转换元件枢设于该承载器上,各该波长转换元件相对于各该发光二极管适于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以及
一弹性组件,配置于该活动式基板与该背板之间,其中当该活动式基板位于该第三位置且各该波长转换元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各该波长转换元件将各该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光源的一部份转换成另一波长的光源并与各该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剩余光源混合而发出一白光,当该活动式基板位于该第四位置且各该波长转换元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弹性组件产生弹性变形,且各该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光源朝外射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源包括紫外光或可见光。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旋转组件,分别枢设于该承载器上,各该波长转换元件通过该旋转组件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器包括铝基板。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透明基板,配置于该发光二极管阵列的该承载器上,其中该透明基板位于该承载器与这些波长转换元件及该旋转组件之间,且覆盖这些发光二极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明基板包括玻璃基板。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透镜,分别位于这些波长转换元件上,其中当这些波长转换元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这些透镜分别对应这些容纳凹槽内的这些发光二极管。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组件的材质包括金属,该弹性组件包括多个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64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