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光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6317.1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3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叶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1/04 | 分类号: | G01J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光度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光度计,尤其涉及其中的旋转机构布线结构以及卧式分布 式光度计和转镜式分布式光度计的旋转机构布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分布式光度计中,许多旋转机构需要将电缆或导线连接到转动部件,以便 对装在转动部件上的用电设备供电。也有不少测量设备需要对装在转动部件上的 传感器采样,为此,基本上应用滑环电刷方式实现上述目标。
还有很多转动部件上的传感器和用电设备只需对转动部件实现360度的旋 转,也就是转动部件只是正反半周的往复转动,而且又要求很高的采样精度,传 统的方法是制造精度更高的滑环和电刷,有的甚至应用银环来减少接触电阻。但 是,由于滑环和电刷是靠紧密接触和摩擦实现电能和信号的传输,在转动过程中 摩擦不断发生变化,接触电阻也不能稳定,所以供电电压会发生变化,传感器的 采样信号也不稳定,因而造成测量参数漂移,降低了测量设备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分布式 光度计,以防止因背景技术中所述摩擦而导致的种种不利影响。为此,本发明采 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具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 固定在固定座上,转动轴设有以所述转动轴为轴的导线导轮,所述导线导轮上卷 绕导线,所述转动轴中设有轴向导线过孔,所述导线从导线导轮内穿入轴向导线 过孔,在穿过轴向导线过孔后与分布式光度计的终端用电装置或电子装置连接, 所述导线在导线导轮外的另一侧连接重锤。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 特别适用于对转动部件上的传感器和用电设备只需实现360°转动的采样和供 电,只有正反半周的往复旋转机构,可以完全解决在转动过程中摩擦不断发生变 化、接触电阻不能稳定、供电电压会发生变化、传感器的采样信号不稳定而造成 测量参数漂移的问题,提高测量设备的精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终端用电装置或电子装置泛指分布式光度计中的用电设 备、测量设备、传感设备,比如灯具、传感器、控制器、检测仪器、电机等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旋转机构布线部分的原理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旋转机构未发生旋转时,所述导线和导线导轮的配 合状态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旋转机构顺时针旋转180°时,所述导线和导线导 轮的配合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为转镜式分布式光度计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为卧式分布式光度计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2、3。本发明所提供的分布式光度计,其旋转机构具有转动轴 1,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以转动轴1为轴的导线导轮2,所述导线导轮上卷绕 导线3,所述导线可采用绝缘扁线,便于在导线导轮上圆形缠绕,所述转动轴中 设有轴向导线过孔4,所述导线导轮内设有与导线一样大小的扁孔21,所述导线 从导线导轮内穿入轴向导线过孔4,在穿过导线过孔后与终端用电装置或电子装 置连接,附图标号5为终端用电装置或电子装置的导线接线柱,所述导线在导线 导轮外连接重锤6。
本发明还设有固定座7,所述导线导轮2及安装导线导轮的转动轴部分处于 固定座中,附图标号8为轴承。
在本实施例中,在转动轴的一端设有圆盘9,以便于安装各种终端用电装置 或电子装置,接线柱5设于圆盘的边缘,圆盘中设有与转动轴中的轴向导线过孔 4相连通的径向导线过孔91,所述导线穿过导线过孔后与接线柱相连。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63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