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推力直线运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25719.X | 申请日: | 2010-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3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杰;吴晓兵;何奇猛;李植海;曾武;黄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37/02 | 分类号: | F16H37/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张秋红 |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推力 直线运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运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大推力直线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方式多采用齿轮齿条机构,齿轮与齿条啮合,将电机传动的旋转运动转为直线运动后产生直线方向的推力,但如果要求的直线推力较大时,则整个装置的结构尺寸就会很大,大尺寸的直线运动装置无法应用在一些狭窄环境或较小的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一些要求大推力的应用,现有的直线运动装置的尺寸较大,无法应用在该场合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尺寸较小、推力大的大推力直线运动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推力直线运动装置,包括电机、丝杠机构,在电机和丝杠机构之间设置有相互啮合的涡轮蜗杆机构和伞齿轮机构。
所述的涡轮蜗杆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蜗杆和涡轮、将蜗杆和涡轮围蔽的壳体,其中蜗杆与电机传动轴连接,涡轮与伞齿轮机构连接。
所述蜗杆与涡轮的传动比i为1∶50~60。
所述的涡轮蜗杆机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涡轮蜗杆机构的支撑架。
所述的伞齿轮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其中第一伞齿轮与涡轮蜗杆机构连接,第二伞齿轮与丝杠机构连接。
所述的第一伞齿轮是通过转轴与涡轮中心连接。
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之间的轴角为90°。
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外设有一端开口的固定套,固定套侧壁开有通孔,转轴穿过通孔与第一伞齿轮连接,固定套的开口端套装在丝杠机构的端部,第二伞齿轮与丝杠机构中的丝杠固定连接。
本发明采用涡轮蜗杆减速和伞齿轮的传动,增大了传递的力,再通过丝杆将旋转运动转为直线运动。本发明的装置不仅结构紧凑,体积小,适于较小的环境中,而且便于实现自动控制。虽然使用电机的瓦数很小,但产生推动的力很大。推动比自己大几倍的物体,真正实现了小马拉大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涡轮蜗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大推力直线运动装置,包括电机1、丝杠机构5,在电机1和丝杠机构5之间设置有相互啮合的涡轮蜗杆机构2和伞齿轮机构6。
如图1、2、3所示,所述的涡轮蜗杆机2构包括相互啮合的蜗杆21和涡轮22、将蜗杆21和涡轮22围蔽的壳体23,其中蜗杆21与电机1传动轴连接,涡轮22与伞齿轮机构6连接。所述蜗杆21与涡轮22的传动比i为1∶50~60,具体选择传动比为1∶50、1∶52、1∶54、1∶58、1∶60等。
所述的涡轮蜗杆机构2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涡轮蜗杆机构2的支撑架3。支撑架3包括三个支撑柱31和支撑座32,支撑柱31支撑在涡轮蜗杆机构2的壳体23上,伞齿轮机构6外套装有固定套4,支撑座32下部设有形状与固定套4外形配合的凹槽,支撑座32通过凹槽放置在固定套4上面。
如图2所示,所述的伞齿轮机构6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伞齿轮61和第二伞齿轮62,其中第一伞齿轮61与涡轮蜗杆机构2连接,第二伞齿轮62与丝杠机构5连接。所述的第一伞齿轮61是通过转轴63与涡轮22的中心连接。第一伞齿轮61与第二伞齿轮62之间的轴角为90°。
固定套4设置在第一伞齿轮61和第二伞齿轮62外,固定套4一端开口,并且侧壁开有通孔,转轴63穿过通孔与第一伞齿轮61连接,固定套4的开口端套装在丝杠机构5的端部,第二伞齿轮62与丝杠机构5中的丝杠51固定连接,丝杠51外螺接有螺纹套筒52,丝杠51旋转,螺纹套筒52向前运动产生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57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