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流电源量测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25693.9 | 申请日: | 201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3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郭恒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42 | 分类号: | G01R31/42;G01R1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电源量测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子探测仪器内的交流电源量测电路。
背景技术
交流电源系统的插头与插座规范有两大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范与电子制造商联盟(NEMA)规范。交流电源又以110V和220V最为常见,110V为单相两线加地(1Φ2W+G/火线LINE_110V,中性线NEUTRAL,地线GND),而220V依电压生成方式分为单相两线加地(1Φ2W+G/火线LINE_220V,中性线NEUTRAL,地线GND)与单相三线(1Φ3W/火线L1-LINE_110V,火线L2-LINE_110V,中性线NEUTRAL)两类,单相三线(1Φ3W)的两条火线的输出电压均为110V,但其相位相反,因此总的电压输出为220V。
虽然世界各国都依据IEC规范与NEMA规范定义各自的电压、插头与插座规格,但是因为插头与插座种类繁多或操作人员的配线失误,容易造成火线与中性线的配线错误,或者发生220V电压系统单相两线加地(1Φ2W+G)与单相三线(1Φ3W)插座混用等情况,这种失误对电源需求不严格的一般用电器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是火线和中性线的配线错误会造成用电设备金属表面带电等危害,尤其对于电源要求较严格的电子探测仪器,会造成电子探测仪器内部的交流电压量测电路烧毁等严重危害。
通常电子探测仪器的内部交流电压量测电路均要利用分压电阻器或变压器将输出电压降低到内部电压测量电路中量测集成电路(IC)可允许的电压范围内,以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但现有的电子探测仪器应用的交流电源量测电路,只能配合插头与正确配线的单相两线加地(1Φ2W+G)110V或220V插座连接,而不能与单相三线(1Φ3W)220V插座连接,若在使用中将单相两线加地(1Φ2W+G)110V或220V插座内的配线搞错或插接上单相三线(1Φ3W)220V插座,就会使探测仪器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使电子探测仪器的金属外壳带电,不但威胁人身安全,而且会烧毁仪器内部电压探测电路的量测IC,造成仪器的损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不区分输入电压极性的交流电源量测电路,以避免由线路错误而造成烧毁仪器。
一种交流电源量测电路,包括一分压电阻模块、一量测IC、一控制板及一第一电源转换电路,所述分压电阻模块用于配合插头插接外部插座并将外部插座传输的交流电压分压后传输给所述量测IC,所述量测IC对分压后的电压信号进行交流电压准位计算后将计算得出的交流电压准位信号给所述控制板以进行后续处理,所述第一电源转换电路提供一数字接地信号给所述分压电阻模块,所述分压电阻模块包括第一及第二分压单元、第一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一端与一接收外部交流电压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及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另一端与一接收外部交流电压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及第二电阻之间的节点接收所述数字接地信号,所述第一分压单元与所述第一电阻之间的节点用于输出一第一分压电压信号给所述量测IC,所述第二分压单元与所述第二电阻之间的节点用于输出一第二分压电压信号给所述量测IC。
相较现有技术,所述交流电源量测电路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电源转换电路提供一数字接地信号给所述分压电阻模块,所述分压电阻模块设计了第一及第二分压单元,并在所述两分压单元之间接收所述数字接地信号,故使所述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配合插头即可以插接单相两线加地(1Φ2W+G)110V或220V插座,也可以插接单相三线(1Φ3W)220V插座,且不管插接何种类型的插座亦或是插接的插座自身是否存在配线错误,都可以实现正常输出分压电压信号,同时也不会烧毁量测IC。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交流电源量测电路较佳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2为图1中分压电阻模块的电路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交流电源量测电路 100
第一电源转换电路 10
第二电源转换电路 20
分压电阻模块 30
量测IC 40
光电耦合电路 50
控制板 60
微控制器 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56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硫烟气挡板密封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空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