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5410.0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锟;王魁周;郭佳;周德光;赵林;张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0 | 分类号: | C22C38/50;C21C7/04;B22D11/108;B21B37/74;B21B1/30 |
代理公司: | 首钢总公司专利中心 11117 | 代理人: | 张镝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耐候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属于耐候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耐候钢作为一类量大面广的钢种,在铁路货车、集装箱、桥梁、通讯及电力塔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耐候钢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1)高强化;2)高耐候性。在我国铁路货车运输“提高时速、减轻自重、增加载重”的大背景下,高强耐候钢率先批量应用于铁路货车上。目前,铁路货车用高强耐候钢的数量最多,年需求量约为30万吨,其成分体系为Cr-Ni-Cu系,屈服强度级别以450MPa为主,同时含少量500MPa和550MPa级。
铁路货车用高强耐候钢在强度级别提高的同时,耐大气腐蚀性能与345MPa级别的09CuPCrNi系列钢相比并没有显著改善。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1)现有耐候性指标难以满足铁路货车设计使用寿命25-30年的技术要求,在厂修时,货车车体钢板截换率偏高,由此导致修理成本增加、厂修时间延长和货车周转作业率下降;2)受耐候性不高的影响,货车车体用钢板不能继续减薄。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45329.X公开了“一种高耐蚀高强度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其特点是采用超低碳、低锰、中铬的Cr-Ni-Cu系成分设计、利用Ti微合金化,可生产屈服强度大于700MPa,72h周期浸润腐蚀速率小于25%(与Q345B普碳钢比较)的高耐候性高强耐候钢。尽管该专利发明的高耐候钢具有较好的技术指标,但其Cr含量高达4.50~5.50%,合金成本较高且焊接性能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屈服强度级别为450MPa以上、72h周期浸润加速腐蚀试验的相对耐蚀率小于30%(与Q345B普碳钢比较)的经济型高耐候性高强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经济型的高耐候性高强耐候钢,包含以下化学成分(wt%):C:0.0010~0.0040、Si:0.10~0.30、Mn:0.40~0.70、P≤0.020、S≤0.008、Cr:2.50~3.50、Ni:0.20~0.40、Cu:0.25~0.50、Re:0.01~0.03、Al:0.02~0.06、Ca:0.001~0.004、N:0.001~0.005、Ti:0.01~0.03,Nb:0.01~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其他杂质元素。
上述各化学成分的作用如下所述。
C含量控制在0.0010~0.0040%,选用超低碳设计,减少显微组织中碳化物数量,保证了钢的组织均匀性,避免异相间产生的电偶腐蚀,提高钢的耐候性能。同时,超低碳的设计也能显著提高钢的焊接性能和低温韧性。
Si含量控制在0.10~0.30%,Si以固溶强化的形式提高钢的强度,但含量过高可导致焊接性能下降,因此将其控制在0.30%以下。
Mn含量控制在0.40~0.70%,Mn是重要的强韧化和奥氏体稳定化元素,可扩大奥氏体相区,促进贝氏体组织转变的形成。
S在钢中形成硫化物夹杂,不仅降低耐大气腐蚀性能,也影响钢的低温韧性,因此,在钢种设计时将S含量控制在0.008%以下。
P虽能有效提高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但P含量过高会降低钢的塑韧性和焊接性能,因而,在钢种设计时将P含量控制在0.020%以下。
Al是钢中添加的主要脱氧元素,0.02~0.06%含量的Al有利于细化晶粒,改善钢材的强韧性能。
Cr可显著提高钢的钝化能力,促进钢表面形成致密的钝化膜或保护性锈层,其在锈层内的富集能有效提高锈层对腐蚀性介质的选择性透过特性。将钢中Cr含量控制在2.50~3.50%,可明显提高耐候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
Cu能有效提高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但过高的Cu会导致热脆,在轧制过程中形成裂纹或恶化钢的表面质量,因此其含量控制在0.25~0.50%。
Ni能显著改善钢的低温韧性,将Ni/Cu比控制在1/3~1/1的合适范围,可有效阻止Cu的热脆。由于Ni为贵重金属元素,出于成本因素,将Ni的上限控制在0.40%,过高的Ni会增大氧化皮的粘附性,压入钢中会在表面形成热轧缺陷。
Ti含量控制在0.01~0.03%,Ti是强氮化物形成元素,氮化钛能有效钉扎在奥氏体晶界,有助于抑制板坯再加热过程中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同时在再结晶控轧过程中抑制铁素体晶粒长大,提高钢的韧性。
Nb是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其碳氮化物的析出主要作用是钉扎位错,从而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从控制微合金化成本,提高耐候钢强度两方面考虑,将Nb含量控制在0.01~0.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5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