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处理好氧及兼氧微生物活化菌剂及在接触氧化工艺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24644.3 | 申请日: | 2010-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0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姜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超环保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 |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蔡凤苞 |
| 地址: | 2142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处理 微生物 活化 接触 氧化 工艺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有效提高水处理生物填料上生物膜活性的活化菌剂,可以有效提高生物膜活性,延长填料使用寿命,以及在接触氧化工艺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常采用填料作为生物载体挂膜材料。然而长时间运行,水中有机污染物及悬浮颗粒吸附在填料表面,有时来不及被填料上微生物消化降解,长时间积累在填料表面积聚了一层厚的物化泥层,附着在生物填料表面(图1、图5)。物化泥层的积聚,一是造成填料有效表面积下降,二更为严重造成填料表面菌膜与水及氧间的传质受阻,使填料上好氧微生物处于严重缺氧状态,最终导致好氧菌因缺氧死亡,继而又成为新的无活性物化泥层,导致填料上物化泥层进一步增厚,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只有附着于物化泥层表面很少的活性菌膜有消化降解功能,大大降了填料生物载体功能。因此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填料生物膜活性维护困难、微生物菌膜老化、生物膜活性下降、积聚物化泥层、填料表面积减小、传质效果降低”等问题,已成为污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中普遍存在、并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进而影响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效果。特别是应用较多的悬挂型填料,因呈固定设置,此影响尤为严重,所以通常悬挂式填料使用1~2年就需更换。如果通过例如强化曝气冲击或高压水对填料冲洗强行脱膜,又容易造成填料上生物膜完全脱落,需重新培养生物膜,在漫长生物膜培养过程中,不能保证水质处理达标排放,造成处理出水不稳定;更换填料,不仅同样存在上述缺陷,而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水处理池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更换难度相当大,甚至超过新建池挂设。
中国专利CN1927740公开治理含酚焦化废水生物增强剂,由诺卡氏菌属40~90%:假单孢菌属8~30%:芽孢杆菌2~30%组成混合菌群,以及70-95%的糖或淀粉或蛋白营养物质。此主要是提高对有害物质去除效果,使原不易降解或降解缓慢污染物迅速除去,增强污泥沉降性,并不能改善、提高填料活性。
中国专利CN1597565公开活性污泥处理煤气废水及焦化废水方法,提出在活性污泥中投加硅藻土,强化微生物活性。作用是消除或减缓废水毒性成份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同样不能改善、提高填料活性。
中国专利CN1887748公开的高效污水处理促进剂,由微生物菌种5%~15%,营养物质5%~15%,吸附剂35%~45%,膨松剂35%~45%组成。其功能是改进菌群构成,缩短工艺启动周期,提高污水生态处理污染物的处理负荷和去除率,仍然不能改善、提高填料活性。
中国专利CN101113065公开的抗冲击倍增组合式焦化废水处理工艺,当反应器内微生物性状异常或泡沫严重时,间歇向反应器投加1:3-1有机葡萄糖或丙酮酸与无机的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化合物单体或聚合体组成的微生物活性激励剂,以改善活性污泥性状,提高生物膜量。其中有机物为健全酶系统提供物质条件,无机物为生物酶提供辅基或激活剂,改善微生物酶的活性。此改性剂,只能改善微生物性状异常或泡沫严重,仍然不能改善、提高填料活性。
上述专利虽然报导用增加微生物和化学物质,暂时性刺激(激励)生物体降解机能的恢复和提高,或是抑制有害物质对其微生物造成的影响,但均没有能够脱除填料上物化泥层,并消化脱下物化泥层,修复好氧及兼氧微生物菌系在缺氧下的受损,提高它们的活性。因此好氧生物填料表面积聚物化泥层问题,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成为废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中一项长久未能解决的难题,因此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脱除填料上物化泥层,同时提高好氧及兼氧微生物活性,消化脱下物化泥层的水处理好氧及兼氧微生物活化菌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活化菌剂在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超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超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4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胆分隔式饮水机
- 下一篇:控制跨服务器的服务的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