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气固化多元接枝溶剂型胶黏剂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4076.7 | 申请日: | 201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5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从赫雷;赖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邦树脂(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51/04 | 分类号: | C09J151/04;C09J1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诗琼 |
地址: | 21410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气 固化 多元 接枝 溶剂 型胶黏剂 | ||
1.一种湿气固化多元接枝溶剂型胶黏剂,其特征在于,由按照如下重量份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主体5~15,引发剂0.02~0.2,接枝单体0.2~10,增黏剂1~15,抗氧化剂0~1,硅烷偶联剂0.5~2.5,溶剂I 18~50,溶剂II 1~10,溶剂III10~40,溶剂Ⅳ2~10;
所述主体由橡胶与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按照7∶1~4.5∶1的重量比配比而成;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BPO);
所述接枝单体是由丙烯酰胺(AM)、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G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按照重量比AM∶GMA∶MMA=1∶1∶2~1∶6∶50配比而成的混合单体;
所述增黏剂由萜烯树脂与石油树脂按照1∶1~1∶20的重量比配比而成;
所述抗氧化剂由四[甲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按照1∶1~1∶8的重量比配比而成;
所述硅烷偶联剂由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1∶1~1∶12的重量比配比而成;
所述溶剂I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甲基环己烷(MCH)按照1∶1~1∶10的重量比组成的混合溶剂;
所述溶剂II为甲基环己烷(MCH);
所述溶剂III为丁酮(MEK)与乙酸乙酯(EAc)按照1∶1~1∶10的重量比组成的混合溶剂;
所述溶剂Ⅳ为甲醇(MeO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气固化多元接枝溶剂型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由橡胶与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按照7∶1~4.5∶1的重量比配比而成,其中所述橡胶为氯丁橡胶(CR)、丁腈橡胶(NBR)、丁苯橡胶(SBR)、顺丁橡胶(BR)、异戊橡胶(IR)、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或天然橡胶(NR),所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或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型嵌段共聚物(SEP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气固化多元接枝溶剂型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的重量份为0.02~0.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气固化多元接枝溶剂型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单体是由丙烯酰胺(AM)、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G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按照重量比AM∶GMA∶MMA=1∶2∶35配比而成的混合单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气固化多元接枝溶剂型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黏剂由萜烯树脂与石油树脂按照1∶8的重量比配比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气固化多元接枝溶剂型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由四[甲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按照1∶2的重量比配比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气固化多元接枝溶剂型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由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1∶5的重量比配比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气固化多元接枝溶剂型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I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甲基环己烷(MCH)按照1∶3的重量比组成的混合溶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气固化多元接枝溶剂型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III为丁酮(MEK)与乙酸乙酯(EAc)按照1∶2的重量比组成的混合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湿气固化多元接枝溶剂型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由橡胶与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按照6∶1的重量比配比而成,其中所述橡胶为氯丁橡胶(CR),所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或者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邦树脂(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日邦树脂(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40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