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步行滑动增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3929.5 | 申请日: | 201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1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德东 |
主分类号: | A63C17/12 | 分类号: | A63C17/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杨高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步行 滑动 增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速器,特别是一种既能省力,又能增加行走速度的步行滑 动增速器。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增快行走或跑步的速度,能够行走如飞。轮滑鞋体积 小,携带轻便,是很多年轻人喜欢的娱乐、健身、代步工具,它通过用力后蹬或 侧蹬来获取前进的动力,滑行过程中人体重心上下起伏较大,左右曲线运动明显, 影响人体直线运动,费力且无用功较大。
观察人行走的规律:当一只脚后蹬地,另一只脚前摆迈出,迈出脚的足跟先 着地过渡到全脚掌着地,重心的变化是由后蹬脚支撑重心到迈出脚足跟着地开始 支撑重心,至后蹬脚前摆到足跟着地,重心又移到着地脚上。如此,双脚交替前 进,重心也交替落在着地脚上。值得注意的是在足跟着地时,足尖是上翘的,这 时足尖距离地面约8厘米,当脚掌下压的时候形成一个落差做功。因此,在普通 轮滑鞋的轻巧、简便的基础上,如何运用人体的自身重力和前脚掌下压所做的功 来增加前进速度成为一个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技术问题。
CN95231499.1踏力驱动式轮滑鞋是利用双脚交替踏地,通过在轮滑鞋后跟 部位的踏压撑架压迫链条使之弯曲并产生运动,带动滑轮转动,此轮滑鞋的不足 之处是踏压撑架压迫链条使之弯曲的长度短,获得的动力少,无法从正常步行中 获得脚掌着地的重力加速度,需要另外用力摆动双脚作曲线运动获得前进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是提供一种只需双脚自然交替行走,并通过增速装 置加快行走速度的步行滑动增速器。
本发明的设计方案是,步行滑动增速器,它包括底架滑轮组件、脚踏板组件、 拉动链轮组件、增速齿轮组件和制动组件,所述底架滑轮组件由底架和设在底架 下的前后滑轮组成,其特征是脚踏板组件由设在所述底架上的支撑架和设在所述 支撑架上的脚踏板组成,脚踏板后端与支撑架后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和 脚踏板的前端设一与底架相垂直固定的拉动链轮组件,所述拉动链轮组件由拉动 链条、拉动链轮和拉动飞轮相啮合组成,所述脚踏板前端与所述拉动链轮和拉动 飞轮之间的链条两端相固接,所述增速齿轮组件由设于底架与支撑架之间的一组 同轴增速齿轮的大齿轮与另一组同轴增速齿轮的小齿轮相啮合,以及设在另一组 同轴增速小齿轮外连接所述后滑轮飞轮的变增速链条组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不需要任何外界能源装置,也不需用 力侧蹬或后蹬来获取前进的主要动力,只需自然行走时脚掌下压产生下压力以及 人体自身的重力,通过拉动链轮、二组同轴增速齿轮组和增速链轮的重力增速作 用,变为步行滑动的增速动力,走一步滑行一步,走得快滑行也快,起到加快步 行速度的效果。人体重心和身体平衡由上身向前倾和手臂的自然摆动控制,两脚 均可随时制动,前进时基本成直线运动,轻松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脚踏板以下俯视图。
图3为脚踏板和拉动链轮结构立体图。
图4-1为拉动链轮及其固定架侧视结构图。
图4-2为图4-1的左视结构图。
图5为各部分运动方向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7为行走滑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步行滑动增速器结构参看图1-4,它包括底架滑轮组件、脚踏板组件、拉动 链轮组件和增速链轮组件。所述底架滑轮组件包括底架4,前轮16和后轮5,前、 后轮通过各自的轴承与底架4相连,底架4前后两端的中间设有前制动托17和 后制动闸3。
所述脚踏板组件包括脚踏板10,支撑架9和立柱7,脚踏板10和支撑架9 后端与立柱7相连,脚踏板10后端通过脚踏板轴8与立柱7活动连接,脚踏板 10前端与拉动链24两端固定。拉动链轮25的轮轴由拉动链支架的直杆23和斜 杆21上端相交固定,下端分别由直杆23和斜杆21固定在支撑架9和底架4上, 传动部分为脚踏板10头端的拉动链条24通过拉动链轮25和拉动飞轮19传递脚 踏板10头端的脚踏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德东,未经赵德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39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