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的自动调光控制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23575.4 | 申请日: | 2010-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8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卫国;王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欣自控设备成套厂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公路 隧道 照明 自动 调光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的自动调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的自动调光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隧道照明控制领域渐渐由自动控制系统占领。首先出现的是自动分级控制,这种系统能够通过洞外的亮度检测仪器检测实际亮度值从而调整隧道内部的灯具开关数量,并且洞内广泛分布的照度检测仪器为隧道内实际亮度水平进行了有效监测,当出现由于灯具损坏等原因造成的洞内亮度水平不够时控制系统可以及时的进行报警。采取这种技术之后,不仅能够有效的使隧道照明满足国家规范要求,为司机提高良好的照明环境,而且因为在最大的限度内关闭了不需要的照明设备,该方法节约了很大的运营成本,特别是对十分偏远的隧道更是体现了它的强大优势,所以在各类公路隧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采用了分级控制,即系统根据外界亮度水平分级的将照明设施进行关闭,比如隔盏关闭这一方式,必然会带来路面照度不均匀、眩光、闪烁等有害现象,给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其实这是跟照明设备的技术水平进行的一种折中。在隧道中普遍采用的白炽灯具,要进行连续亮度调节必须通过调整电压实现,而这无疑会巨大地加成本,另外荧光灯由于技术限制在当时还很难实现连续亮度调节。不过即使存在着不少缺陷,不可否认的是分级自动控制方式仍是目前阶段国内最为流行的控制技术。
隧道作为高等级公路的特殊路段,当车辆在驶入、通过和驶出隧道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视觉问题,公路隧道照明视觉现象特征:白天,汽车行驶接近照明亮度不是很高的隧道入口时,由于洞内外亮度差别很大,在洞口处有如黑洞穴一样的感觉,称为“黑洞”感。为了避免这种“黑洞”感,在隧道入口处需要提高照明亮度,以尽量减少洞内外亮度的对比。白天当汽车通过特别长的隧道接近出口时,出于洞外亮度很高,出口处像是一个白色的大洞,即所谓“白洞”。这对司乘人员形成强烈的眩光,对前方的行车只能看到一个很暗的黑影,而对车辆背后黑影内的障碍物则无法看清。因此,同样要求提高隧道出口过渡段的照明亮度,且出口过渡段应在40m以上,照度不得低于500Lx。夜间在隧道出口处,正好与白天相反而形成“黑洞”感,使司乘人员无法识别洞外道路的形状和障碍。为此,要求在出口处的过渡段照明应比隧道内基本段照明亮度要低一些,以适应在黑夜隧道内外亮度突然变化,以避免造成司乘人员视觉的影响。这就要求在每天黑夜降临时,将隧道内出入口过渡段的照明器关掉一部分,达到降低亮度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的自动调光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的自动调光控制,其主要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区域内的平均亮度;
(2)隧道照明灯具体位置的布置;
(3)设置PLC控制系统与隧道内各照明灯具连接。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点还在于:根据公式
式中:Lpi——灯具i在计算点P产生的亮度(cd/m2);
Icγ——灯具在计算点P的光强值(cd);
H——灯具光源中心至路面的高度(m);
γ(β,γ)——亮度简化系数;
β——观察面与光入射面之间的角度(°);
γ——P点对应的灯具光线入射角(°);
计算某灯具在某计算点产生的亮度,并依次计算其余灯具在此计算点产生的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欣自控设备成套厂,未经合肥华欣自控设备成套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35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兼备电磁屏蔽和抗静电效能的复合板及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两用荧光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