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线路保护系统及传输继电保护信号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22795.5 | 申请日: | 2010-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7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峰;杨俊权;周红阳;王勇;丁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4Q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娟 |
| 地址: | 51062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线路 保护 系统 传输 信号 方法 | ||
1.一种电力线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站点;
每一所述站点由通过光纤光缆相互直连的继电保护装置和通信同步数字 体系设备组成;
两站点之间通过所述通信同步数字体系设备通信;
其中,所述继电保护装置中包括光接口,通信同步数字体系设备中包括光 接口;继电保护装置的光接口和通信同步数字体系设备的光接口通过光纤直 连;
其中:光接口,以及所述光纤直连的光通道,参数以及规范包括:
数字信号标称比特率为:2048kb/s±50ppm;
工作波长范围:1260~1360nm;
光源类型:多纵模MLM或单纵模SLM;
光谱特性的最大均方根谱宽RMS宽度为:7.7nm;
平均发射功率的最大值为-8dBm,平均发射功率的最小值为:-15dBm,最 小消光比为:8.2dB;
S和R点之间的光通信特性中,衰减范围为0~7dB,最大色散为18/25ps/nm;
接收机在R点特性中,最差灵敏度b为-23dBm,最小过载点为-8dBm,最 大光通道代价为1d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为单 模光纤。
3.一种传输继电保护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发送端继电保护装置将保护信号编码后再转换成光信号,并通过光通道直 送到发送端通信同步数字体系设备;
发送端通信同步数字体系设备向接收端发送光信号;
接收端通信同步数字体系设备接收光信号;
接收端通信同步数字体系设备通过光通道将光信号直送到接收端继电保 护装置,并由接收端继电保护装置解码为保护信号;
其中,所述继电保护装置中包括光接口,通信同步数字体系设备中包括光 接口;继电保护装置的光接口和通信同步数字体系设备的光接口通过光纤直 连;
其中:光接口,以及所述光纤直连的光通道,参数以及规范包括:
数字信号标称比特率为:2048kb/s±50ppm;
工作波长范围:1260~1360nm;
光源类型:多纵模MLM或单纵模SLM;
光谱特性的最大RMS宽度为:7.7nm;
平均发射功率的最大值为-8dBm,平均发射功率的最小值为:-15dBm,最 小消光比为:8.2dB;
S和R点之间的光通信特性中,衰减范围为0~7dB,最大色散为18/25ps/nm;
接收机在R点特性中,最差灵敏度b为-23dBm,最小过载点为-8dBm,最 大光通道代价为1d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传输继电保护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 端继电保护装置与发送端通信同步数字体系设备之间,以及接收端通信同步数 字体系设备与接收端继电保护装置之间的接口的信号方式为非成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传输继电保护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端通 信同步数字体系设备向接收端发送光信号具体包括:
发送端通信同步数字体系设备从收到的光信号中提取时钟信息;
发送端通信同步数字体系设备根据所述时钟信息对该光信号进行调整后 向接收端发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传输继电保护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 信息中不能出现大于3个的长连“0”或长连“1”。
7.如权利要求3所述传输继电保护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 号发往接收端之前,发送端通信同步数字体系设备对该光信号进行复用处理; 以及
接收端通信同步数字体系设备将该光信号直送到接收端继电保护装置之 前,对该光信号进行解复用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27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直流转换器
- 下一篇:新型无死区效应的并网桥式逆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