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2307.0 | 申请日: | 201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2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赖志铭;蔡秉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8 | 分类号: | F21S8/08;F21V19/00;F21V14/02;F21W131/10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灯装置。
背景技术
眩光是一种光污染之一,主要由于明亮光源对人眼的刺激而引起的,眩光的影响容易使人眼难以辨识物体或者对人眼产生伤害。对晚间驾驶的驾驶者而言,眩光主要来源于路灯。当路灯装置的光源采用具有更高亮度的LED灯时,眩光问题更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减少眩光的路灯装置。
一种路灯装置,固定于道路上并用于提供照明于所述道路上。所述道路路面包括一个行车方向,所述道路路面与所述路灯装置共同定义出一个位于所述路灯装置逆所述行车方向一侧的第一侧以及一个位于所述路灯装置顺所述行车方向一侧的第二侧。所述路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向所述道路路面提供光线的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包括一个伸向所述第一侧的第一端以及一个与所述第一端相背的伸向所述第二侧的第二端。所述发光部具有一个出光平面。所述出光平面朝向所述路面且与所述路面行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且所述出光平面与所述路面行车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小于所述发光部于所述第一端的发散角。
所述路灯照明装置依据路面的行车方向,通过限制所述路灯出光平面与路面之间的角度与所述光源发散角之间的关系,使得所述光源所发出的光整体顺循所述路面的行车方向,因此可以防止较强的路灯灯光直接进入驾驶者的眼睛,因此可以有效的防止眩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路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的路灯装置的照明示意图。
图3是应用本发明图1的路灯装置组成的道路照明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路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路灯装置的调整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路灯装置 100,300
支撑部 10
支撑柱 11
支撑杆 12
发光部 20,20a,20b
光源 22
光源固定板 21
第一表面 211
第二表面 212
连接片 212a
第一端 213,213a,213b
第二端 214
连接机构 30
连接架 31
调整装置 40
侦测设备 41
处理器 42
驱动装置 43
出光平面 s,s1,s2
路面 g,g1,g2
行车方向 A,A1,A2
夹角 θ1,θ3,θ4
发散角 θ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一具体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路灯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路灯装置100包括一个支撑部10,一个发光部20以及一个连接机构30。
所述支撑部10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发光部20。所述支撑部10包括一个支撑柱11以及一个与所述支撑柱11相连的支撑杆1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柱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杆12相垂直。
所述发光部20包括一个光源固定板21以及多个并排排列的光源22。所述光源固定板21包括一个第一表面211以及一个与所述第一表面211相背的第二表面212。所述第二表面212上垂直延伸出多个连接片212a。所述光源固定板21包括一个第一端213以及一个与所述第一端213相背的第二端214。所述多个光源22并排排列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211上,所述多个光源22的出光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形成所述发光部20的出光平面s。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22为发光二极管(LED)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2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