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分子拉曼散射的金属微纳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1959.2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9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邓启凌;杜春雷;罗先刚;杨兰英;高宏涛;尹韶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贾玉忠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分子 散射 金属 结构 | ||
1.一种增强分子拉曼散射的金属微纳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根据探测分子,选用电磁场计算方法,估算计算机内存容量限制;
(2)根据步骤(1)中得到的计算机内存容量限制,确定网格划分、周围介质环境条件、 激发光波长,然后初步确定金属微纳结构的参数,所述金属微纳结构的参数包括材料、形状、 特征尺寸、周期、排布;
(3)利用步骤(2)中的条件,计算金属微纳结构的消光特性Qext和金属微纳结构的吸 收特性Qabs,并通过消光特性Qext与吸收特性Qabs的差值得到金属微纳结构的散射特性 Qsca;
(4)利用步骤(3)中得到的金属微纳结构的散射特性Qsca,计算模拟金属微纳结构 的等离子体共振频率λLSPR,并将结构等离子体共振频率λLSPR与系统激发光频率λex比较, 如果两者相等则转入下一步骤(5),如果两者不相等,则返回步骤(2),重新修改金属微纳 结构的参数和周围介质环境条件;
(5)计算出金属微纳结构的平均电场增强因子E(w)和待测分子在特征峰w’处的电场 增强因子E(w’),进而得到金属微纳结构拉曼增强因子F(w)=E(w)E(w’);
(6)根据步骤(5)得到的拉曼增强因子,利用步骤(4)得出的金属微纳结构参数,采 用纳米球自组装、或干涉光刻、或压印、或双光子激光直写的方法制备出微纳结构;
(7)将步骤(6)中得到的微纳结构通过磁控溅射、或蒸镀、或化学镀的方法实现微纳 结构金属化,最终得到金属微纳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分子拉曼散射的金属微纳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1)中的分子为气体分子、或固体分子、或液体分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分子拉曼散射的金属微纳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1)中的电磁场计算方法通过离散偶极子近似、或时域有限差分、或有限元法、 或转移矩阵法、或严格耦合模分析手段,对金属纳米粒子阵列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纳 米结构阵列电磁场分布的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分子拉曼散射的金属微纳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2)中的周围介质环境条件为周围环境条件材料或光场分布或磁场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19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